封面|中医只是“慢郎中”?这家中医院挑战急危重症,门诊量全国第一

广东省中医院

在广东,有一家很牛的中医院:医院门诊量多年排全国所有医院第一,还敢于挑战急危重症,要摘掉中医“慢郎中”的帽子。

11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州召开中医药系统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培训班,向全国推广广东省中医院的经验做法。

南方日报记者进入省中医院芳村院区“中医经典科”,探访背后的故事。

▲省中医院芳村院区“中医经典科”查房现场

医院门诊量排全国第一

有什么秘诀?

天气日渐寒凉,省中医院的门诊依旧繁忙,其中还有不少来开膏方的患者。对于许多广东人而言,“治未病”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省中医院效果好、服务好,我都看了几十年了。”患者聂婆婆说,自己喜欢中医的治疗,也喜欢省中医院的便民。

作为一家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由五个院区和三个分门诊构成,编制床位3150张,员工5794人。据统计,2016年省中医院全年门诊量超过741万人次,在全国所有医院排第一。

▲省中医院芳村院区“中医经典科”ICU病房

为何患者满意度高?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介绍,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不能变。医院还提出了“倒三角形”的“服务型组织结构”,即患者在上,临床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中层干部在中间,领导在下,领导、中层干部要为临床第一线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员工搭建成就事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社会、医院、员工三者利益并不矛盾,可相辅相成。”陈达灿说,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他介绍,建立健全公平激励的分配机制,人人都享受医院发展的成果,使促进医院发展与实现员工利益相统一。通过分配制度改革,2016年医院药占比较2015年下降了2.06%,2016年临床路径纳入率较2015年上升4.65%,2016年中医特色治疗占比较2015年上升6.25%。

▲中医特色治疗“火龙灸”

广东省中医院种类丰富的中医特色疗法,也是吸引患者的原因之一。陈达灿介绍,医院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能变,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办院方向不能变。目前该院共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174项,汇集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形成中医诊疗技术平台。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该院开展名医工程,坚持优才计划,持续推进“师带徒”工作。同时,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着力点,挖掘和继承中医学术精华。


全国首创“中医经典科”

敢于挑战急危重症

“我现在舒服多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46岁的患者李女士从深圳来省中医看病,入院时大面积脑梗、心力衰竭,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和房颤,病重时一侧机体偏瘫,失语。

在省中医院芳村院区中医经典科,用破格救心汤和多种中医治疗方式治疗后,不到半个月,目前李女士生活能基本自理了,脸色日渐红润。

▲中医经典科查房现场

广东省中医院这个全国首创的“中医经典科”,在业界赫赫有名:敢于旗帜鲜明地提出用中医药手段治疗急危重症,证明中医不是“慢郎中”,在全国影响很大。

走进病房,淡淡的艾条香味迎面扑来。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式,获得了许多患者的喜爱。“我觉得中医特色疗法挺舒服的。”患有严重带状疱疹的患者聂婆婆,脚上带着中医特色疗法“熨烫治疗”的小药包,“效果好,而且不贵。”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中医经典科(内五科)主任颜芳介绍,在一批国医大师如邓铁涛、路志正、朱良春、张琪以及名医李可等著名中医药学家的支持下,2010年3月建立了中医经典病房,探索中医药在救治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急危重症中的作用。医院中医参与率达到了100%,运用纯中医治疗各种肺部感染超过600例,占所有病例的81.6%。他们还成立了中医疑难杂病门诊,采用预约会诊制度,为疑难杂病患者提供一站式中医诊疗服务。

▲护士展示方便患者取用的“破格救心汤”

“我们已收治了7000多个病人,还不包括门诊的上万个病例。基本上我们都是按照中医经典的理论和体系,用医圣张仲景的经方为主去解决问题。这当中92.9%的危重疑难病例都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颜芳说,建科7年的探索中,与该院同期科室对照,能够体现中医为主治疗的优势,药品消耗低,社会性价比高。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表示,中医经典病房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并非“慢郎中”,在各种急危重复杂疾病处理方面有着独具的优势和作用,对培养“铁杆中医”、树立中医自信产生了良好的标杆作用。其建设经验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视,将中医经典病房建设作为全国中医医院建设扶持方向。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 

记者:朱晓枫  摄影:张梓望  通讯员:宋莉萍 李雪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广东省中医院开通“患者满意度调查小程序”,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