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以命相托,我必永不放弃【“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系列报道之十四】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构筑山西卫生人才高地。
刘 泓
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及消化道早癌的诊治。
女,副主任医师,现任临汾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临汾市消化病学和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女医师协会常委。曾前往北京301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上海中山医院ESD培训班进修学习;曾连续多次被评为临汾市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临汾市“创五好,做五型,争五星”先进个人。
对患者,刘泓永远怀有感恩之心,“这么多年来,如果没有患者的信任和鼓励,就不会有我自身的成长。患者以命相托,我必将永不放弃。”为此,她不断精进医技,不断完善服务,一直以患者利益为最大追求。
不遗余力
消化科急重症患者较多,大出血的尤为常见,尤其是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内科药物治疗失败时,只有转给外科,而此时上手术,患者术中死亡及并发症非常多见;还有不少患者,内科治疗失败时,可能会因多种原因无法外科干预,最后死于病房。
为此,刘泓致力于学习相对安全的、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曲张静脉的栓塞及硬化治疗方法。之后,通过老师教授、平素开会时向专家请教、查阅资料,在胃镜室团队的配合下,她逐渐掌握了这门技术,使很多患者受益,赢得了再生的机会。
因治疗往往是在患者大出血时,家属着急、患者恐惧、交给治疗团队的时间很短,且往往是急诊,所以需要团队人员迅速就位。其实,面对重危患者大口呕血、生命指标不停地下降,刘泓内心也很紧张。“医生,我们相信你,所有后果,我们理解……”每当看到患者家属信任的目光、听到他们诚恳的表达时,她的意志便更加坚定、不遗余力。
日常工作确实辛苦,可是每当救治成功后,看着家属喜悦不已、患者安静躺在病床的情景,她就感到一切痛苦和辛劳都值了。
不断精进
从学医的第一天开始,刘泓就把治病救人视为己任。消化科门诊量大,很多患者都是一大早不吃不喝从县里赶来诊治,因而,她也早已养成了出门诊提前半小时就位的习惯。她不但要每天查房,每周还有3天内镜时间,要给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每年胃肠镜例数达到2000余例。
近年来,胃肠道早癌的发病越来越多,内镜下黏膜剥离技术逐渐开展,早期发现病例、早期内镜下治疗,便可达到与外科一样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2013年开始,临汾市人民医院要求消化科开展这项技术,刘泓遂前往上海中山医院进行ESD及超声内镜的专业培训。学成回来后,她慢慢摸索,从动物实验开始,请专家手把手教授,很快便能独立开展该项工作,同时还培养出一支精湛的治疗团队。
通过对早癌的治疗,刘泓深切体会到了 “发现一例早癌,救人一命,挽救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因此从2013年开始,她抓住一切机会、以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对科室年轻医师进行指导,使医院内镜中心的早癌诊断率逐年提高。
医患和谐
不留遗憾
对患者,刘泓永远怀有感恩之心,“这么多年来,若没有患者的信任和鼓励,就不会有我的成长。患者以命相托,我必将永不放弃。”
有一次,一位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合并症有肝性脑病、肝性脊髓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时,已经昏迷。急诊医生建议其回家,家属不想放弃,便找到了刘泓。将患者收入病房后,有些医师不理解——这么重的病情,预后不好,家属难免不满意,出力不讨好。而她说,既然患者已经活着到了医院,那他就永远有生存的权利;医生的确不是神,但是没有尽力,怎能放弃?
之后,她组织多科会诊,全科人员一起努力,仔细观察、不断调整用药,3天后,患者醒过来;因多脏器衰竭,10天后,患者安静离开。对此,家属仍然非常感动,并向全科致谢:“我们都知道老人肯定过不了这关,但是,老人最后也醒了,全家人最后也都见到了,我们都没有遗憾。”
惠民实例
共同进步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科室及医院的大力发展,临汾市人民医院目前发展的核心是积极开展新技术。”刘泓说,消化科也应势而上。今年,她同普外科携手完成了临汾市首例“双镜联合胃肠道巨大肿物切除”,在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利益最大化的治疗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科室还开展了多项新技术、胶囊内镜、超声内镜下的诊断与穿刺、内镜下止血、内镜下异物取出、内镜下息肉切除、内镜下胃肠道支架置入术、E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ESD)、消化道早癌筛查等,真正给患者及家属解决了问题,把实惠带给百姓。
藉此,刘泓也信心百倍,更加努力工作。她每周专家门诊的时间只有1天,就诊患者多,再加上要求加号的患者,门诊量最多达90人、工作时间通常在9小时以上。有一次中午门诊结束时,已近一点,一位已看诊过的患者走了进来,刘泓以为是有什么没交代清楚,不料,对方递给她一个袋子,里边装着午饭,让她趁热吃。(转自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