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小卫”带你逛两会,看看大家都在关注啥?
大家好!
我叫“莞小卫”
是一个活泼可爱又爱思考的医务工作者
话说2018东莞两会正在举行
很多议题都与医疗息息相关
我也按捺不住激动
要带各位一起去到现场看看咯
第一站
我们先到两会现场听一听
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市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其中,《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加快5所区域中心医院建设,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部分公立医院向专科医院、医养结合机构等转型,完成150所社区卫生机构的升级达标。推进公立医院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建成市儿童医院。启动国医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打造中医药强市。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立市医疗和健康保障中心。举办1000场健康讲座。
此外,医药改革今年首次登上2018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首。这体现了我市高度重视提升城市品质内涵,积极关注、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今年我市力度空前,年内重点推进七项工作,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
对此,东莞各界如何解读呢?
第二站
“莞小卫”带着大家的问题
先听听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意见
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叶向阳
接下来,我市会逐步压缩三级和三级综合医院的普通门诊,让普通门诊下沉到社区去。
具体操作上,引导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先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基层不能解决的再转诊到二级医院,二级医院不能解决的再转诊到三级医院。在二级和三级医院治疗后,再回到社区医疗机构康复。这样,各级医疗机构的定位和分工就很明确了,真正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
150所社区卫生机构的软硬件升级达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医生沉下去以后,你要承接得住才行,要不病人还是不愿去。下来,还有信息化建设这一块也很重要,你要分级诊疗、你要双向转诊,如果没有信息化去支撑的话,难度也是非常大,也就是说:上下不能完全贯通。
在继续充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软实力方面,我们要做到:
一是,未来三年计划通过引进、培养、转岗等途径,增加1000名到1200名全科医生;
二是,鼓励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比如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多形式的医联体;
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待遇,让吸引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到基层服务。
关于薪酬制度改革,我们准备分两步走:
第一步会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薪酬制度,相应的文件现正在征求部门和镇街意见;
第二步是启动全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积极性。
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亚林
公立医院改革已推进多年。从2009年开始的公立医院改革,至今已走过九年时间。要把公立医院改革这项工作做好,确实非常难。东莞虽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但也是在摸索中前行。
东莞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中应该始终抓住一个牛鼻子,那就是公立医院要保持其公益性。只有保持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我们才能逐渐解决改革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避免走入误区。
我市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始终坚持的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也帮助我们把改革的路径理得非常清晰,先进行了药品价格改革、服务价格改革,现在进行的是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去年底,我们又启动了第二轮的药品价格改革。今年,我市计划再次启动服务价格改革。这将有助于扭转医院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动力的关键点。
最终,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实现公立医院内部发动机的改革。过去,我们公立医院医生的薪酬待遇有的跟创收挂钩,现在我们要跟创收脱钩,要与服务质量结合,帮助公立医院建立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从根本性改变发动机动力,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发展。
各位代表和委员们
有什么好建议呢?
第三站
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邓皓辉:市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两会上,儿科医生的流失问题备受关注。会前,我也针对我市儿科医生的情况做过详细的调查。发现,我市除了部分医院,大多数的儿科医生待遇是偏低于同期的其他科室医生。总体的儿科医生流失率偏高,相比公立医院而言,民营医院的儿科医生流失率问题更为突出。
我建议,参照东莞市精神科医生的岗位津贴补助标准,政府在今年也给予儿科医生发放津贴,解决儿科医生收入低,流动性大的问题,也表达政府部门对儿科医生的关怀。每年设立儿科医生贡献奖,让儿科医生有更大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打造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谭志斌:市人大代表、大朗医院副院长
大朗医院作为医联体建设的参与者之一,也在努力尝试。就在今年1月2日,大朗医院跟大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协议里,我们有不少创新做法。包括打通两者间的转诊绿色通道,社卫中心接诊基层患者,需要转诊的就可以通过绿色通道把疑难杂症患者直接转到上级医院就诊。
同时,医院也对社卫中心开展培训和帮扶工作。如社卫中心派人到医院进行人才进修,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定期派专家到社卫中心开展专科门诊等。
成立了医联体后,我们通过互联互通规范医院和社卫中心的诊疗行为和医疗操作,这样让市民在社卫中心就能得到跟医院同样的治疗。相信通过医联体的深入推进,市民能从中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医联体建设的初衷。
汤松涛:市人大代表、寮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作为基层来说,我们的能力应该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如何提高?我建议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培训,未来的全科医生要逐步向国际标准去迈进。通过系统培训,临床及健康管理能力都将会有大大的提升。
目前,东莞正积极推进规范化培训,我相信未来不久,东莞的基层服务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那么
普通市民对今年的医改
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期待呢?
最后
一起来倾听下大家的声音
@周光辉:
政府投入是医院发展的强心剂!
@Roy
基层医疗机构往上级医院转诊有点麻烦,跑来跑去,如果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就更好了。
@玻璃瓶
东莞的医疗该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好期待。
@阿坚
昨日,2018年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正式发布,值得关注的是,连续11年位居十件实事之首的“加强市民安全保障”,今年首次“让”出榜首位置。医药改革今年首次登上十件实事之首。
这体现了我市高度重视提升城市品质内涵,积极关注、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小李飞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一点值得一提:成立市医疗和健康保障中心,举办1000场健康讲座。
俗话说“下工治已病,上工治未病”,以往重治疗轻预防,现在越来越重预防。而健康讲座可以宣传一些疾病预防知识,1000场,我们很期待。
@肥肥:
以前一提就是“科、教、文、卫”,现在一提就是“健康中国”“健康东莞”,健康与卫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不仅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民的行动。
@放哥哥:
希望是美好的,但愿一切都好,祝福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