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世卫组织认定的“最佳运动”!爱跳舞的人简直赚翻了
在我国,
广场舞正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健身首选。
每到夜幕降临,小区楼下、公园广场上
处处可见伴着音乐舞动的身影,活力四射。
那么怎样的舞步才是最健康科学的呢?
今天小编就教你用科学的舞步“跳”出长寿。
跳舞5个无法抗拒的好处
世界卫生组织曾将跳舞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有数据统计:每跳一段舞,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
跳舞对健康的益处主要有以下5方面:
1
保持身体强健
早在2009年就有研究发现,跳舞能显著改善肌肉耐力和力量。跳舞每分钟大概消耗6卡路里的热量,有助于老年人保持体型。
2
缓解肌肉疼痛
跳广场舞能放松肌肉,缓解腰背疼痛,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与按摩等被动放松肌肉方式不同,跳舞还能让中老年人日渐僵硬的关节灵活起来。
3
改善平衡能力
舒缓、结构化的舞蹈能够增强脚踝和核心力量,利于增强平衡能力。
4
增进社交联系
舞蹈能增进相互了解和沟通,减轻中老年的孤独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同时还能消减衰老带来的周身疼痛。
5
预防神经退化性疾病
舞蹈在步伐、手臂动作、队形、速度和节奏等方面变化较多,舞者需要在紧迫的时间内回忆起舞步,对大脑更具挑战性。
跳舞前做好3件事
跳舞虽然有益身体,不过“硬件条件”也十分重要。
场所
老人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舞,最好选择空气流畅、人员较少、地面平坦防滑的场所。
时间
最好安排在下午或傍晚,同时要避开雾霾、雨雪、大风等天气;切忌空腹、饱餐或醉酒后跳舞,以免发生意外。
装备
选择缓冲、支撑、保护功能较强的运动鞋,或鞋底稍厚、较软的舞鞋;穿吸汗、透气的衣服,换季时要注意衣物增减。
特别提示
跳舞前要注意热身,尤其要活动好全身关节。70岁以上老人,心肺功能明显下降,平衡感和柔韧性较差,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增加,最好选择慢三、慢四、太极舞等舒缓柔和的舞蹈。
“踏步”+“挥手”效果差
如今大多数广场舞都是固定队形,并且动作只有“踏步”+“挥手”的模式,缺少变化,锻炼效果稍差。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马洪涛建议,不妨通过变化队形、快慢节奏穿插等方式,丰富舞蹈形式,还能增加表演的艺术魅力。
舞蹈里的扭身、蹲起、跳跃、旋转等动作,对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有一定要求。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下肢肌肉力量逐渐减弱,关节软骨退变,神经元变得衰弱,身体未必能承受这类动作。
跳舞不当也有“副作用”
由于老年人科学运动知识相对匮乏,认为只要运动就有好处,以致得不偿失。在过度跳舞的“副作用”中,遇到最多的是腰痛和膝关节痛。
针对腰部和膝关节不适,冯宾建议做平板支撑和直腿抬高训练。
平板支撑:
俯卧,两肘打开与肩同宽,肘关节支撑于地面,上臂与地面尽量保持90°。
颈部自然伸直,眼睛看向前下方,挺胸,使头、肩、髋和下肢等部位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盆底肌收紧,使脊椎处于自然生理弯曲的形态。
掌握动作要领后,逐渐延长时间。也可以分成4~6组训练,每组练习20~30秒,中间间隔不超过20秒。
直腿抬高:
仰卧,将膝盖伸直,抬高30~40厘米,尽量保持这个姿势,坚持不住时可放下休息片刻。重复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2组。
来源:人民日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