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已成脑卒中重灾区,县域如何应对?

县域卫生

脑卒中已经成为“国民第一杀手”,而农村地区已成为脑卒中的重灾区,不仅发病率、死亡率比城市更为严峻,防控、治疗形势也不容乐观。

记者 | 孙凡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有数据表明:在中国,平均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病死率居所有疾病第1位。存活的患者中,约有75%遗留有不同程度残疾,其中40%为重度残疾。


“脑卒中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市县级医院作为广大县域患者突发疾病时的首道救助屏障,在最佳治疗时间内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是众多基层医院的重要责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市县医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张国典向《中国县域卫生》记者表示,“要为患者救治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诊疗服务,市县地区卒中防治中心的建设及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救治服务能力非常重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职业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脑卒中已经成为“国民第一杀手”,而农村地区已成为脑卒中的重灾区,不仅发病率、死亡率相比城市更为严峻,治疗形势也不容乐观。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有关数据,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造成1760余万人死亡,是全球首位的死亡病因。其中,脑血管病造成550余万人死亡,占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的31.25%。2015年,我国农村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为153.63/10万,显著高于城市(128.23/10万)。


关于脑卒中的防治,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可见脑卒中的防治,首先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除此之外,关于医院的治疗张国典给出了他的解决之道。他说,“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救治服务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县地区卒中防治中心的建设,为患者救治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诊疗模式。将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深入到田间地头,最大限度的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家庭负担。”


县域脑卒中中心样板


登封市人民医院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医院医务人员很快掌握了心脑血管急救技术,不仅综合救治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区域内上转率也控制在7.2%以下,初步实现了患者在家门口放心看病的分级诊疗目标。


在“卒中中心”建设方面,登封市人民医院做出很好的“样板间”。2017年5月20日,经国家卫计委脑防委严格评审和实地考察,该院再次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国家级卒中中心”,标志着该院在救治绿色通道、多学科联合规范诊疗脑卒中等方面均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013年,根据登封市人民医院得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万例病人中,心血管疾病是排在第一位的高危疾病。高发的病情也反映出医院救治能力的薄弱,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登封市开始了神经内科的建设。科室的组建首先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当时正值河南省卫计委实施人才培养“511”工程,趁着这个东风登封市人民医院培养了第一批神经内科骨干医生。人才培养归来,根据他们学到的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医院组织临床专家小组进行评估,确定了开展哪些技术,购置需要设备,从医院腾出一个科室给他们相应的发展空间。


谈到这里,张国典院长表示,“我们医院神经内科的发展先是人才培养,然后是设备,专业硬件的支持……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并由一个科室发展到两个科室,两个科室发展到三个科室,最终整个神经内科分为6个科室,这个数字全国的县级医院中是为数不多的。”


在实际中,卒中中心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也需要核心内涵——过硬的医疗技术以及勇攀医学高峰的精神。在登封市人民医院,无论是缺血性脑病尿激酶或其他进口的药的救治,还是出血性脑病从微创、穿刺、整个血管的清理,登封市卒中中心都可以有效治疗。对于卒中而言,如果快速送医,用静脉溶栓与动脉取栓,可以降低50%的致残率。2017年,登封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27例难度更大、风险更高的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手术,极大降低了患者的致亡率和致残率,其中“动脉取栓”技术在全国县级医院是比较少见的。


建立县域最佳诊疗途径


脑卒中治疗有一定适应症,若时间稍有耽误,脑血管、脑细胞都会坏死,即使堵塞的血管打通,脑细胞坏死也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救不回来。因此脑卒中的救治主要是在抢时间,卒中中心之所以建立绿色通道,就是与时间赛跑,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治疗。


对于广大农村患者来说,如突发脑卒中,县域医院卒中中心救治能力不足,选择医疗水平较高的省市三级医院却路途遥远,在去往医院的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有的病人在去大医院的路上,由于脑血管都坏死意外死亡。


对此,张国典表示,“我国大部分人口都在县市级、农村,加强县级医院的卒中能力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县级对于农村来说最近,农村到省人民医院太远,所以让县级医院具有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优良的救治能力,才是解决老百姓的最佳的途径,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在现实中,医疗水平较高的高级卒中中心大都集中在省级大三甲医院,县域内卒中中心的救治水平仍亟待提高。记者了解到,病人在救治过程中经常存在一种无序、不能及时准确送达专业医院的情况。


例如有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匆忙送往医院,然而这家医院不具备救治能力,最后转出这家医院不仅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也容易因救护车费用等问题发生争执;另一种情况是首诊的医院能治疗,然而水平有限治疗效果不好转出,此时也已经丧失最佳治疗时期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将病人直接送往省级大三甲医院高级卒中中心,虽然救治技术水平有了保证,但是通常长途跋涉延误最佳救治时机,同时也要支付高于县域医院治疗的费用。这些情况不仅延误患者病情,实际上也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增加了医保农合基金的压力。


“急危重病人救治的途径是指定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样才能保证哪些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效果,降低致死率,致残率。”张国典院长认为,“一个区域内应建立救治筛选机制,把这些病人筛选出来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救治。


“农村地区是脑卒中的重灾区,不仅发病率、死亡率相比城市更为严峻,治疗形势也不容乐观。在2017年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市县医院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媒体沟通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华扬教授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急需推进市县卒中防治及初级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加强分级诊疗制度,促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政策在基层的落地。



——推荐阅读——


两会关注|这个省的妇幼健康工作成国家卫计委发布会亮点!

两会关注|温建民: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以慢病为突破口

王健生:一年之内盘活一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实践“经”

晚婚晚育、高龄再育越来越多,防治出生缺陷的“妇幼版”医联体来了


越县域,越懂县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