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关于子宫脱垂,您了解多少?
子宫脱垂是产后比较多见的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子宫脱垂的原因是什么,更不懂得应当如何来预防子宫脱垂。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
案例
一位23岁的年轻妈妈,脸色红润,身体看上去很好,而且只生过一个孩子,就出现了子宫脱垂,还伴有阴道壁的膨出。原来是因为产后劳累,经常拎重物,干重活。
另一位66岁的阿姨,年轻时生了四胎。20多岁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就开始出现子宫脱垂,但当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到了第四个孩子出生后,白天,她的子宫就掉出来,晚上又要托回去,一生中2/3时间就是这么度过的。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比较多见于产后,对于这一子宫疾病,应当学会预防,减少其病发率。
(1)妊娠和分娩:
阴道分娩时,胎儿挤压盆壁,造成盆底肌和神经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下降,出现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有人会问,我是剖宫产,不经过阴道分娩,也会出现脱垂吗?答案是:有可能。因为不管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怀孕过程中腹腔压力不断增加,对盆底肌肉都是持续的压迫,盆底肌肉同样受损。
(2)年龄和绝经:
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胶原纤维出现萎缩,盆底肌功能退化,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会导致和加重脱垂。
(3)腹压增加:
不断增加的腹压作用于盆腔器官和盆底,会加重脱垂。因此,需要避免一些腹压增加的情况,如慢性咳嗽、便秘、肥胖等。
(4)先天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紧张力见于未产妇。
发生子宫脱垂的时候,子宫的一部分从原有的位置上脱落下来,可能会伴随着部分的阴道壁膨出,主要以前壁为主,表现为在阴道内可触及下垂的组织,光滑如球形,有下坠感,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膀胱和直肠,出现排尿或者排便困难。有的人需要将脱垂的子宫回纳,或者将阴道壁向前推才可以排尿。还有些人因为下垂的子宫或阴道壁与衣裤摩擦,导致脱垂组织溃疡、出血等,同时也造成行走的困难,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轻度的、症状不明显的脱垂,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先尝试进行盆底肌锻炼,通过收缩盆底肌,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以缓解脱垂。也可以尝试子宫托治疗,适用于年龄大、不耐受手术的患者。
对于轻度、中度的阴道壁膨出和子宫脱垂,也可以尝试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
对脱垂超出处女膜且有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是否存在复发的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方式。绝经后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局部使用雌激素。
1、产后42天做盆底康复训练
避免子宫脱垂,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进行产后运动。其中包括提肛肌运动、腹肌和背肌的训练,产后盆底康复对于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还能防止子宫脱垂的发生。
2、产后避免久蹲
女性在分娩后,盆底肌肉的恢复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产后应当尽量避免持续性的久蹲,保持站立或者坐立的姿势,以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来源:孕妈学堂、女性盆底网】
-完-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邮箱:gz123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