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推荐文章:《王永炎院士|我的座右铭》

沃华医药

座右铭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座右铭是格言,是人生态度的宣言,是认识自己,提醒、激励自己,为人处世的信仰,应践履始终不渝。早年读中小学,课业成绩平平,智力晚熟,学悟儒家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为座右铭,父母嘱敬重他人,谦卑做人,向老师、学长学习,见到校内工友也驻足问好。读大学时逢国家发展教育建立若干新校,扩招在职学生,从学业看理、化、生物自有优势,恳于助学;至于调干生处世均有所长,当向学长求教。

       尽其人生走过来的路,做教师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吸纳青年生机活力充实自我;做医院、学校、科研院所负责人以干部群众为师,一心向学,尽心尽责,严于律己以泛众爱为怀,以谦和的惯性处世。


座右铭二

“为团队修身,为事业出力”

      自20世纪后期,从进入协和医院进修协作,开始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全球大环境呈现大变革的时期,直面复杂巨系统,无论基础、临床与新药开发均必须是多元化、多学科整合团队开展系统性与描述性综合的研究。缘于此,如何组织完成科研项目预定的目标,同时要提高团队的素养,作为首席怎样整体协调、合作包容就十分重要。座右铭转成为团队修身,为事业出力”

       修身首先是对职业的“敬畏”一个人的能力、智慧来源于人类学历史的进化,自我禀赋于父母,本体奉教于学校的师长、同学的督导与帮助,同时与融汇自然、社会交友相关,否则你可能什么都“不是”,能谋今天的位置只是一种机缘。修身必须体现对“项目”持有“谦卑”的作风,因为任何科学的发现、科研结论及成果是研究者设定的,只是假说的某种实证,都要有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应养成良好的学风。

      对待过程管理的人世间摩擦、矛盾与冲突,以德行善行充分包容,自我谦卑;对团队成员宽恕,多从正面思考,既谨慎又开放地倾听意见和建议;对于成员之间隐喻的矛盾及时和解,把控不发生正面冲突。坚持敬畏、谦卑是一种定力,危难不二其志,率先自讨苦吃而克己复礼,又礼归于“仁”,“仁”“礼”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共同提高精神境界。

      为事业出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以学科建设的成就为内驱力,人才素质、技能的提升是关键。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体系,按通常标准为高等教育有教席,设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有博士后工作站,学科分支有团队与机构,我们已建立医、教、研、产的完整结构;学科有系列刊物纳入国家信息系统,开展学术传播与科技交流。国家科技部、学位委员会已将中医学、中药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业已于20世纪60年代完成。我和学长们对学科体系的完善与自身发展尽心尽责,参与凡属中医药卫生部门自裁的职称审评、招标评奖、学位授权、传承教育、事故鉴定、产业开发、标准制定等等,其成就积50年的努力为业界认可,学术界首恳,得群众拥戴,管理者支持并期许顺利完成。

      回首50年的历程,艰辛的路让我心中充满惆怅、苦涩负重而前行。缘由国家中西医并重的政策贯彻不力,中焦淤塞。西医是主流、骨干、主掌卫生大权,中医学人受歧视中医学科是弱势的现状至今仍在。我和学长们从不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产业的进步;从不怀疑党和政府中医政策的正确性。问题根结在中国近300年闭关锁国,尤其20世纪列强的侵略及凌辱至民族极贫极弱。西学东渐之后,优秀的传统的中华文明被淡化与失落,还原论被捧上了神坛,科学至上挤压排斥象思维的哲学,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们享受自然过分了,人文医学伦理淡化,医院推向市场商业化,医患变成买方卖方丧失道德共同体的关系。

       当今的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中医学人对学科建设的变革创新增添了自信、自觉和动力。既往我和学长们做了“中医方剂配伍内涵、潜能与研发模式的研究”,历经10年以异者为师,听取学界制药业界老师的意见、建议与评价,于去年方在中国中药杂志刊出。对证候体系共识疗效的多维评价;中风病系列方药抢救疗效与新药研发;对中医药标准化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制订及修订的质量评价规范等均是团队未竞的事业,虽经WHO、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财政部合格验收,但结论尚需时间和实践的验证。对于病络、玄府、禀赋等学说的诠释以及临床思维模式、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相关性的研究于中医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但均有待深化。2009年人禽甲型流感H1N1流行,中国首次防控综合集成研究的成就,中医依据明清温病学说卫气营血辨证,成功研发的金花清感方以标准汤剂预防治疗均有效,在美国内科年鉴发表文章后,全球若干媒体报道,WHO推荐中医药的防控措施,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回顾我们所做的工作对中医药事业的进步有一定的作用,确与师长的教育、学长的帮助密不可分,也是国家给了我做校长、院长的平台,与组织信任鼓励鞭策相关,我尽力了但未能改变中医药弱势学科的状况,这是我人生的缺憾。冀望后学传承创新,复兴中医药学科,有生之年甘当铺路石子。


座右铭三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年至七旬以自我道德期许,检讨自己只要做事就可能出错,但主观上绝无有意做坏事。我成长的时代,作为学人在遵命语境中作有思想的学术,在人格层面克服单向度化并不容易,单向度是指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座右铭向往释迦牟尼的“出世”与“入世”,效仿朱光潜先生“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出世之“世”泛指每个人所拥有的生存空间并特指个体因欲念所诱发的世俗功利;出世之“出”,首义是超脱,割舍世俗功利对生命个体终极性束缚与禁锢。出世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不仅早慧而难为,此即志向高远、洁身自律、沉得住气,在世俗中守住自己。最关键的是看清楚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对于我是渴望而未及的事。“出世”词根是“舍己”;“入世”词根是“为群”。孔子与柏拉图皆生逢公元前四世纪,不约而同重视个体人格修养已臻本位,本位者当属人所以为人的根基性价值,理当不离不弃、万难不辞的。

      回想20世纪80年代初,虽学悟孔孟荀子儒学以仁德为怀,学以致用愿将毕生精力、信念、才智向现实时空敬献,为现世“立德、立功、立言”。届时不懂老庄之学,无为而治形而上学的负逻辑,遭遇曲折坎坷贬挫则有必然性。耳顺年后习学“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非登峰而居于谷底,求解蔽与遮蔽的协调,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儒道互补之思,令身心平和,专习治学。校内改任后计12年,恩师将我向学术界推荐主持学科学位授权、博士站遴选;科技招标投标与评奖;中国科协知识普及等,期间承担国家与国际重大课题5项。禀承“不在其职,不受其禄”,庸常朴实地过日子。自我信念上不忘出世,从未想过重新复职再任校长,学人面对单向度化只能服从组织安排,为人民服务。

       任内以老庄之学为指征,道通为“一”,无己无功无私欲无为而治又无不为,以朴为纯素,不杂曰纯不污曰素。认定教育者首当先受教育,深挚的“精神成人”当依重,而后才是“专业成才”。顺自然合规律性,利民生合目的性,两者和谐而寓创新的契机,为年青人营造独立自由的环境。于自我欲求“知行合一”“体、观”一致,把握整体流转变化的直观去追求本真本然的我。弄明白我是谁,我正在何处,我将去何方?!这期间做了许多事,确在“入世”上加分,然距返璞归真亦即出世还差很远。

      年近耄耋得了一场重病,在防控人禽甲型流感观察中不幸感染H7N9流感,出现胸水心包积液,并发心肾综合征,心衰及时控制,肾衰透析百数次不见好转,终于肾移植手术成功。病情康复期间,有了一个从未享用过的宁静的空间,读了一些中国哲学和实践美学的书,写了病中怀旧百余篇散文,还有探讨国学与国医的若干篇文章,也有机会再度回味人生。

      人生全过程有许多话题,但未必当真。而“命”题则务必当真,因为它是诉诸人伦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根基性命题,则必须给出足以让自己信服,既自适又自慰,可在现实空间有效实践的价值。心系敬畏谦卑做人,最难的还是对待自己,知道如何对待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对待他人,这是为人处世之大事。入世靠出世促成了人的价值的奠基,也是出世解释了入世的凝重,若能做到淡泊名利,人道顺天道,应努力觅得既有人格自尊,又不妄自尊大的平衡点,作为支撑“出世—入世”互补整合的框架。

       人的生命其实就是活动,活动愈自由,生命亦就愈有意义,愈有价值。一个人在自己有生之年,对自己怎么“做人”认真地想过,想得很彻底,且能无私地、沉毅地去承担因自由选择所带来的结果,这是创新的前提。倡导思想解放,对学人比任何时代做人做事自由选择的机会都增加了,可以说为“入世”创造的条件,更充分、更有力度。我和我的学长们的人生旅程,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时期,思想领域太多的政治运动,学术层面是还原论被捧上了神坛,中医学是弱势学科,中医学人未能摆脱受歧视的困境。

       若从根基性人生命题的视角回头看,在单向度语境下活得很累,愈认真就愈累,势必催化在出世—入世格局萌生更多的烦畏和焦虑,自然而然渴求企望出世的解脱,无疑只能追求的是“出世”的一种精神。反复慎重的思考座右铭只能是“为团队修身,为事业出力”了。今生今世甘为后学创新学科道路做铺路石子,冀望振兴中医中药事业,惠泽学界。


       

I 版权声明

  • 文章来源:“中医梦想汇”、岐黄学术,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