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尔敏涨价50倍,药店感冒药市场大震动

药店经理人


▍来源:医药经济报、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编辑:yuanashley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涨价了! 上涨50倍,含扑尔敏成份的感冒药市场震动,药店很头疼

 

7月2日,据《医药经济报》报道,某大型药企的采购人员透露:“现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报价,已从去年底的260~280元/公斤,涨至1.5万元/公斤,足足上涨了50倍。”

 

其实,自去年年底环保部环境整治以来,这已经不是原料药第一次涨价!


(来源:网络)


有后台读者在赛柏蓝发文后留言,戏称这是原料药企业涨价的惯用“套路”!很多普药一两年内价格成倍数涨,药店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据相关人士向医药经济报反馈,近几年,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一直保持供需平衡,价格和市场都很稳定。不过,随着去年底沈阳新地被飞检收回GMP证书后,市场行情发生了急速转变。

 

2017年12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称,根据群众举报,总局组织对沈阳新地药业有限公司开展飞行检查,发现3大问题,涉嫌严重违法违规。并立即召回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


通告称,初步查明,沈阳新地药业违反批准的生产工艺,将对氯氰苄投料生产改为外购中间体氯苯那敏,生产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

 

而沈阳新地药业将对氯氰苄投料生产改为外购中间体氯苯那敏,又将对哪些药品产生影响?              


波及感冒药千亿市场

   

为什么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会在业内产生震动?因为很多常用的感冒药种都含有这种成份!

 

据资料显示,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制剂有片剂、注射剂,俗名“扑尔敏”。


主要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

 

药店经理人整理资料发现:含有“扑尔敏“的药品很多,据总局数据库查询,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品批文有2112个。都是用量非常大的药品,如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敏伪麻口服溶液、咳特灵胶囊、鼻炎片等。

 

而这些药,多是家中常用药,药店畅销。


为了给读者更详细地说明,某一种原料药与相关药品涨价的关系,我们可以借用流传于网络上的一个段子,曾有人将沈阳新地药业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涨价,对其它企业的影响戏称为这样:


沈阳新地药业是个很重要的“原料(想象为“小麦面粉”)”供应企业,全国很多的生产“扑尔敏”(可以想象为成品:馒头)或含有“扑尔敏”成分的感冒药(可以看成各类含有面粉的蛋糕,面包,点心等),都需要这些原料(小麦面粉)。


但是,沈阳新地药业提供的这些原料(小麦面粉),不是自己利用小麦加工的,而是从二道贩子(还不知道哪里的二道贩子)手中买的小麦粉半成品(加工过程未知,添加的杂质未知),自己再进一步加工成为对外销售的小麦面粉。这个过程中就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 


原料药涨不停,原因何在?


原料药涨价的话题,在业内并不新鲜,从去年年底环保整治开始,原料药涨价的话题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随着环保督察力度的加大,某一种药品又较为集中地控制在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生产时,市场供需不再平衡,原料药涨价已经成了必然。

 

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涨价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拥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批文的国内企业共有6家,分别是万全万特制药(厦门)、上海新华联制药、河南九势制药、沈阳新地药业、北京太洋药业、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另外,还有一个进口原料药批文,由印度企业Supriya Lifescience Ltd.持有。

 

而据医药经济报报道,虽然持有批文的国内企业有6家,有业内人士称:“实际上生产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的只有河南九和沈阳新地两家企业,其余几家的批文都是闲置的”。

 

其中,河南九势年产大约100多吨,占据全国85%以上的市场份额。沈阳新地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年产十几吨左右。”

 

在去年12月沈阳新地GMP证书被收回后,市场形势便发生了急速转变。

 

这些年,哪些药一直涨涨涨?

 

说到这些年哪些药都涨价了,可能列举不完,统一的感受就是,药效好的药能买到就不错了,几乎没有不涨价的药。


老百姓去药店最大的感触:一是过去药效很好的药,为什么现在买不到了?二是同一种药,价格怎么一直涨不停?有的涨了几十倍?

 

对此药店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对医改的获得感为什么这么低,行业也一直在思考。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廉价药品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而这些年涨价的药品就更不用说了,少的几倍,多的几十倍,药价可谓涨不停。


对此,国务院今年不断发文强调:确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也是为了让群众早用得上、用得起好药。

 

有业内人士称:原料药涨价,主要是为了配合环保整治要求,有很多原料药企业需要在采暖季错峰生产,这样就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但是,根本原因还是我国制药产业实力不够,急需从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

 

作为原料药大国,目前我国有生产企业2000多家,可生产原料药1600种,年产量达100多万吨。近几年,原料药垄断问题屡见不鲜,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

 

而受到波及的多为药店畅销药,一旦疫情爆发,部分原料药供应不足时,可能波及百亿甚至千亿的感冒药市场。                                                                                                              

根据医药经济报观点,有业内专家曾在今年原料药展会上分析,已获独占性的小品种原料药价格垄断和暴涨现象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确实存在生产成本提高和环保限产停产影响;二是有机会性的投资倾向;三是出于市场竞争手段,使缺少原料药供应机会的制剂企业受到打压。

 

所以,除了抗癌药以外,保障直接影响老百姓健康的常用药可及性也很重要,原料药供应不上,或者原料药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势必影响药店畅销药的市场价格。


在相关品种因为垄断原因而不断涨价时,是否值得相关部门利用行政手段介入,也有必要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