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火了,但神药“格列宁”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长沙医药健康产业园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和《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一样,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抗癌药背后的故事。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故事就与生死有关,核心是一种能够治疗癌症的特效药“格列宁”。这种药的正品非常贵,于是徐峥扮演的药贩子开始从印度向国内患者倒卖廉价的仿制药,故事由此展开。


不过,电影终归是电影,而不是科普。电影要关注的是人物的抉择与命运,如果你想对电影中的“主角”格列宁有更多的了解,请听我八一八这种来自神油国的神药背后的故事。


格列卫让血癌“慢”下来


可能有人会以为格列宁是种虚构的药物,但其实对抗癌药物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片中的格列宁所“扮演”的必然是抗癌神药——格列卫。


格列卫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神药”:病人对这种药物的响应率几乎为百分之百;长期服用不会产生耐药性;可以治疗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


为什么格列卫会这么神?这篇文章会详细告诉你其中的故事。首先,得介绍一下格列卫主要治疗的这种癌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 leukemia,CML)。所谓白血病,即是血癌。


在本文的主角“神药”格列卫现世之前,CML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风险较高的骨髓移植。如果无法通过骨髓移植来治疗,那么CML的生存时间只有3到5年左右。


格列卫出现之后,结果只能用“神奇”来形容。病人用药之后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0%左右,只有1%左右的病人是死于白血病的恶化。


格列卫的诞生


在上个世纪的后半叶,癌症几乎就等于是不治之症。很快,这种尚在试验之中的“神药”格列卫的名声在CML病人间流传开来。


最终,2001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格列卫作为一种治疗CML的药物上市销售。



格列卫的上市销售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就在它获批的同一月,便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称其为革命性的药物,并被喻为抗癌战争中的新武器。


要知道,格列卫所专门治疗的CML并不是一种高发性的癌症。即便格列卫几乎把这种癌症的死亡率降到了零,但也远远谈不上攻克癌症。但是作为一种主要治疗CML的抗癌药物,格列卫实在不负“神药”之名。




贵从何来?


为什么像格列卫这样的药物会如此昂贵?


首先,生产成本肯定不是问题。我们的邻国印度就生产了大量的格列卫仿制药,价格仅是正品药物的5%到10%左右。从印度购买仿制格列卫,一个月的用药仅需一两千元人民币,与正品药的价格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研发成本是不是药价高企不下的原因呢?是,也不是。以格列卫为例,13年的研发工作消耗了巨大的投入,达到数十亿美元之巨。




何去何从?


据说,《我不是药神》的片名曾经三次更改才定下来。其中的“不”字,透着深深的无奈。实际上,“无奈”是药品相关的所有环节的共同状态。


大家都能想到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直接生产仿制药,像我们的邻国印度那样。实际上,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仿制药国。不仅仅是中国人,就连美国人也会因为买不起药而跑到印度去买仿制药。之所以能有如此盛况,是因为仿制药的生产在印度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


但是今天我们的国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昂贵的救命药进医保,明天还会拥有更多。每一步微小的改变都在推动进步的齿轮,最终,惠及的将是每一个人。


来源:科学大院

文中图片、文字相关素材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作商业之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