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未杂谈】吃饭与读书

温宿县人民医院

       吃饭与读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吃作为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多数人活着为了吃,而不是看起来更为合理的吃是为了活着。在商品经济短缺时代,谈不上价值观,只要手里有一点儿余钱,能吃一顿好饭,就感觉很不错了。

记得改革开放前,过年过节,我能多吃几顿饺子、多吃几次手抓羊肉,多吃几次烤羊肉串……就感觉很不错了,因为肚子油水少,老觉得肚子没有填饱、胃是空的,所以“吃”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于是有一点积蓄或是零用钱,就逛“巴扎”,从农民哪里多买一些鸡蛋、羊肉和活鸡等农副产品,填饱肚子,享几天“口福”,让胃舒服几天。

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好了,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了,“吃”便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重视精神的补充,那就是买书和读书。节假日,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每个月都要挤出数十元买书,每天挤出一至两小时间读书。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书籍的问世,阅读纸质书籍的人群比例在缩小。我经常去新华书店浏览新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年轻人浏览书籍的人多,而真正到收银台付帐的人却不多,这可能是书籍不适“胃口”,或是书价高,或是有电子书的缘故,而真正买书的还是中老年群体,因为他们读了一辈子书,对纸质书籍情有独钟,喜欢淘书,满足精神的需求。有人会说,现在没有什么值得好的书籍;也有人会说,书价太高。前一种理由有一点道理,因为书籍的出版比较复杂,审批程序多,出书周期长,所以不可能像其它商品一样,今天设计产品,明天生产,后天就投放市场,不久就能赚钱盈利;可出版行业竞争激烈,透明度高,利润有限,必然要求保持一个市场与读者都能承受得起的水平线上,太高太低都无法生存,所以一本书不可能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除非是特价书,那样的书籍必定是极有限的。尽管如此,市面上好书、可读的书籍还是很多的,比起几十年前出版书籍的种类、品种增加了多少倍,所以书价太高,不能成为买不起书的正当理由。

书籍是精神生活的必须品。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读一本新书就是与新朋友见面,开阔视野,增加新知识;可对于不喜欢阅读的来说,书籍就是一种可有可有无的商品,是一种摆设,一种装潢,买一本也行,不买也不影响生活;一年读几本书也行,不读也影响不了生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如果一本书价格超过了50元,估计多半人都会掉头而去。但是同样的这个群体,请朋友吃顿饭,或者是同事之间小酌,或是K歌,或是看一场3D电影,或是开车野外游玩……花二、三百元,甚至上千元,约对是不会心疼的,觉得这个钱花得物有所值,满足了需求和欲望。可我觉得奇怪的是,有一些年轻人每个月花二、三百元吃顿饭不觉得贵,还觉得经济实惠,可是让他们每月花数十元钱,买一本书就觉得心疼。也许他们认为,饭是必须吃的,书是可以省掉的。

我们现在工作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算是读书人。可扪心自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每月用于买书的钱能占工资收入的百分之几?能占到全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几?能静下心来读几本与非专业的书籍?这样细算下来,必定会让自己汗颜,让自己觉得愧对读书人。所以年轻时不喜欢阅读,不喜欢摸书本,不注重提升自己的内涵,那么必然会给人生留下一段空白,到了中年后必然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吃是大事。可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不成问题的情形下,依然留恋于“吃”的层面,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我们要由喜欢“吃”上升为“吃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乐而忘忧,乐而忘记烦恼,那则是国民素质的提升,是人的内涵的提升,也是读书人的正确选择。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才会让人觉得你谈吐幽默智慧,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唐胜凯)


执行主编:唐胜凯    责任编审:康丽娟     技术编辑: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