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需预防肝癌

云梦中医院

临床中,很多患者因其他疾病入院,临床辅检腹部彩超或CT无意间发现肝脏占位。


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错失了治疗时机。


这类患者大多并发肝炎酒精肝,平时没有定期复查彩超和甲胎蛋白。


也没有规范治疗肝炎和抗病毒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


云梦县因为历史原因,丙肝患者很多,这类患者需定期复查,他们是肝癌高危人群。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


肝癌患者血清中惭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


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


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


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


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丙型肝炎肝癌关系引起注意,我国资料显示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对照组为0~2%,肝癌病例中抗HCV与HBV合并感染者多,HCV与肝癌的关系极为重要。


肝硬化肝癌关系亦令人注目,在500例肝癌尸检材料中,肝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肝硬化肝癌伴发率为49.9%,其中大结性肝硬化占73.3%显示肝癌肝硬化关系密切。


在合并肝硬化者中56.5%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变,说明肝硬化尚在进行中。结果提示惭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


推测其过程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


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一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其结果引起细胞生长的失控,肝细胞出现持续增殖,最后导致癌变。


1、肝癌血清标记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本法对诊断本病有相对的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


(2)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查 肝癌病人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功酶、异常凝血酶原、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可高于正常。但缺乏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是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CT检查 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3)磁共振成像(MRI) 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5)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在B型超声导引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适用于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


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即使没有症状,建议每隔3至6个月定期检查甲胎蛋白、腹部彩超,可以发现早期肝癌,提高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


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阻断发展为肝硬化,则是肝癌的一期预防,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