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习读】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拜读“读总书记的书,读总书记读过的书”体会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共产党总书记,曲折的少年,奋斗的青年,从农村大队党支书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大江的东南西北,丰富多彩的经历,多种岗位的历练,使得他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挥斥方遒,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就选择了高尚。“苦”尽方能“甘”来,不要在该吃苦的年龄选择了安逸,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艰苦环境中,青年习近平不仅磨练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还锻造了不避艰辛、不怕困难的品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响应号召插队落户到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偏僻贫穷叫梁家河的小山村里,一干就是七年,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和乡亲们一起来到村间地头,放羊、拉煤、打坝、挑粪、锄草,苦活累活脏活一起干,担任大队支书以后,为群众办沼气、打水井、办磨坊、办缝纫社,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用脚量民情,用情纾民难,他爱老百姓,老百姓也爱他,离开梁家河的那一天,数十名乡亲执意送他到县城方肯离去。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的艰苦历练,无不体现出年轻时代的习近平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志存高远的优秀品格,也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人民、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从他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当泰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党员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事业做工作就像钉钉子,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按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无论是扣扣子,钉钉子都要脚踏实地、掷地有声、实事求是,务必稳妥、扎实牢靠,做事做人亦如此,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必然大有所成,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必须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才能久久为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永葆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初心,乐于吃苦敢于吃苦,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在逆境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在困境中不断的实现自己的精神升华,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被外界的纷扰浮躁所困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时刻牢记把“为病人服务”为己任,为患者排忧解难,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切实把为患者服务体现到日常的工作点滴当中去,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为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一部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