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经典的“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用药比例

友成制药

在古代,西药还没有引进中国的时候,名医与一般的医生最大的区别在于:那就是诊断病是个合格的医生都能看出来,名医与普通医生的核心区别在于看好病后开具的处方不同,也有的称之为秘方。


就是说,名医和普通医生之间的核心区别在“处方”,名医与普通医生开具的处方可能在药味上都一样,但是在各个药味的用量上肯定有区别,即药味组成相同、“用药比例不同”。因此,在古代,名医的传承,传承的核心不是诊断疾病的本事,而是秘方中各种药味的“量”!


所以,一般的看病、抓药容易,成不了名医,处方中的“量”,才是名医们的看家本事!


那么,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到更加高级的现代,西药的出现与引进使我们逐渐认识和接受了她。从其引进中国到现在已经近一个世纪了。如今医院遍地,药房遍地,当然,看个常规的疾病也,已经是社区楼下小诊所就能搞个八九不离的事。可是,你发现不同医生之间的差异了吗?


除了选择有制剂技术和高品质的药品之外,他们之间最核心的差别恐怕还是用药比例吧?


比如说,“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这个处方,用于治疗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道系统疾病等,都具有协同抗菌、抗耐药的显著治疗作用。


那么,无论是从字面意思上,还是从药理、理化等配伍的合理性上,这个处方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是个经典处方之一。可是,你知道吗?在各种兽医临床治疗中,真正能把该经典处方的有效作用用出来的很少,更别提把这个处方的作用用到淋漓尽致的兽医了。不是夸张,有可能全国也找不到三个。


当然,笔者自愧不是三者之一中的一个;但是,笔者曾见识过有这样的高人。这就是,人不可以自大、自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为当时时间有限,请教的信息零零散散、不够详细,也总结不了那么多。就掌握到的有限信息,做了如下整理,发现“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处方的核心在用药比例上。


比如说,在临床诊断家禽只发生了心被膜炎、肝被膜炎这样的全身感染的症状,鸡子有精神不好、掉料和零星死亡的发生等;而其它方向,如肠道、呼吸道都基本没有问题时。开具的是“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这个处方,在治疗用药比例上,把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用的是1g→3Kg水的治疗量,把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用的却是3g→1Kg水的治疗量(首次,第二次后减半)。


这样的“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处方和上述用药比例,一个疗程三天的药量;才用了两天的药量,患病鸡子就控制住了死亡。并且,鸡子的精神和采食量、包括粪便等都明显见好。


事后征询其这么用的目的使,他解释说:在当前兽医治疗用药临床上,兽医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那个药物用着不敏感了,就在临床用药开具处方时,把该药物的剂量加大、甚至加很大。结果越用越不敏感,甚至加到了一定高的将以后,不但治疗效果不明显,鸡子的副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所以,很多兽医不看好阿莫西林,都认为阿莫西林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不对的,我用着却很好,很安全!包括,现在食品安全这么严,又有人宣传无抗,我使用阿莫西林就可以在确保动物健康的同时,能做到肉品的无抗!


因此,我的用法就是,把口服吸收比较高的、而单药耐药率较高的阿莫西林基本用到常量;而把口服很少被吸收的、单药却非常敏感的硫酸黏菌素用到很高的量。这样,依靠两药的协同抗菌作用,很大程度解除了细菌对阿莫西林的抗药性,使处方整体的敏感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境界。


同时,又提高了硫酸黏菌素被动吸收进入机体的量,虽然但算硫酸黏菌素一个药的量,还不足以很好的控制疾病,但是,不要忘记了,同期还有一个破坏病原菌细胞壁而杀菌的阿莫西林,它的处方的敏感度有了,它的治疗量是比较足的。这样,就使处方整体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而不是,去加量、加数倍量使用阿莫西林,使病原菌对阿莫西林的抗药性,走向更加恶性循环的“无底洞”!


这么多年的经验,细菌耐药或耐药率越来越高,主要跟这种传统用药思路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一旦一出现药物不好使(耐药),就加量、加倍量使用,这种用药虽然把大部分病原菌给杀死了,但是,毕竟耐药性的存在,还是使一些抗药性强的病原菌逃脱,从而进化、变异成耐药性更强的菌株!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只有每次用药,都把该杀死的病原菌给杀死,让它们再无回天之力,也就断了它们世世代代、冤冤相报的这种“耐药性”的恶性循环局面。如此,高效用药,每次都是把绝大部分病原菌杀死,下次再遇见新的病原菌,又把它们杀死,这样,就很少出现耐药性或耐药性发展的很慢。


因此,耐药性的产生和耐药率快速的升高,跟用药不规范和用药的技术水平差有很大的关系。当然,高技术用药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说,今天说了用药的比例问题,你明天就能提高很多。因为除了处方科学、合理,用药比例的技术水平高,还有各个药品的质量怎么样、基于特定给药目的的制剂技术怎么样、给药技术和给药方法怎么样、给药的时机怎么样……


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当前畜禽养殖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1、治疗性药物预防化,药物分类错误

一是治疗药物用于预防,如泰乐菌素属于治疗性药物,却被广泛的用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二是将药物按照作用进行分类,即呼吸道病类,肠道病类、病毒病类等,按照这样的分类,可能导致药物的重复选择使用,出现二重感染。如果我们将药物按照保健类、预防类、应急治疗类进行分类,就可以避免重复选择药物。


2、只追求病畜禽表症的消失

大量使用地塞米松、安乃近或含有此类成分的解表药物,缓解了病畜禽的表症,但疾病并未治?,贻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损伤了免疫器官,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加速机体的异化作用,使畜禽生产和生长受到抑制。


3、给药途径单一

无论治疗什么病都选择饮水给药。实际上,治疗肠道性疾病的药物以拌料方式投服的效果要好于饮水给药效果,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通过气雾给药的效果也要好于饮水给药的效果。


4、重视抗生素和血清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忽视对中药、天然药物、微生态制剂的选择

生物制品、抗生素在动物的疾病预防、治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把此类动保品奉为灵丹妙药,铺天盖地的使用,已经使养殖业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和超级细菌,使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细菌、病毒在生物制品的选择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发生变异,成为危害养殖业的新病原。因此,生物制品、抗生素只是控制疾病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做到疾病的净化,还是要“治未病”。而中药、天然药物、微生态制剂等动保品正好能做到这一点。


5、同类药物重复用于防治

例如免疫之后预防呼吸道病时使用红霉素,当鸡群发生呼吸道病时使用泰乐菌素治疗,这样重复地使用同一类药物,使细菌和支原体产生交叉耐药性。


6、不遵医嘱,擅自改变处方和用药疗程

很多养殖户擅自改变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及疗程,例如有的药物每天需要使用2-3次,但养殖户为了方便省事每天只投药一次。有的药物需要间歇给药,而养殖户又连续投药,这样治疗效果非常差。


7、不了解药物的药理药性,给药凭经验

药品使用者不了解药物的药理药性,无论什么药物都每天使用一次,例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使用次数,如果使用次数达不到,即使是10倍的浓度也不能起到杀菌或抑菌作用。


8、不加区分地选择禁用药物

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痢菌净、氯霉素等一些国家禁止在食品动物上使用的药物却被经常的选用。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是健康威胁。频繁接触此类药物,一旦自己患病,药物选择和治愈都很困难。


9、看重药物价格因素,而不考虑防治需要

为了减少养殖成本,个别养殖者大量地使用抗生素原粉。抗生素制剂本身经过科学的配伍,疗效增强,毒性降低,而抗生素原料药没有经过科学配伍,疗效有限,而且毒副作用大,促进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毒副作用。


10、防治肠道疾病的错误用药

预防肠道性疾病经常使用新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治疗肠道性疾病时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的肠道疾病防治用药,不仅导致畜禽肠道内有益菌群失调,而且造成畜禽肝肾损伤和药物蓄积中毒。


来源:兽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