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金秋时节,警惕植物性胃石导致肠梗阻

淄川区中医院

 金秋时节,大枣、山楂全面“攻占”市场,享用美食的时候,饮食的安全隐患常常被我们忽略——比如饮食不当引发的肠梗阻患者急剧增加。今天,我们就讲讲和饮食密切相关的植物性胃石导致的肠梗阻

什么是植物性胃石呢?为何产生肠梗阻症状呢?

植物性胃石就是某些果蔬与胃液作用结成的硬性团块,以柿子、山楂作为代表的这些果蔬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胶和树胶,鞣酸、胃酸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于胃内,果胶和树胶遇到胃酸即形成凝胶,与食物残渣裹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块,质地较硬。空腹时,胃酸较多,容易与鞣酸果胶等凝结成结石。食用山楂、柿子后饮酒,更容易形成胃石——酒量越大,酒精度数越高,越容易形成胃石,且速度越快,原因可能是酒中的乙醇能加速蛋白质的凝固。

   如果胃石通过胃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和小肠,遇到某个病理性或生理性狭窄区域,胃石无法通过,即可导致肠梗阻。再加上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较弱,更易发生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一系列梗阻症状。


患者出现了梗阻症状,临床医生用什么方法诊断梗阻的原因并判断梗阻部位呢?

 目前临床诊断肠梗阻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是CT检查,它有着方便、快捷、检查禁忌症及影响因素少且可以多角度多平面多方位的三维成像观察的优点。在CT下,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性胃石表现为卵圆形“蜂窝状”的混杂密度,内裹着气体,外围包绕着软组织密度。医生们还可以借助CT三维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进一步鉴别植物性胃石和肿瘤,腹腔其他脏器有无病变等等,为临床医生全面评估病情,提供较充分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梗阻在十二指肠的植物性胃石


梗阻在回肠的植物性胃石

梗阻在回肠远端的结石,小肠广泛的扩张积液

我们总是担心大病降临而忽略一些食用不当引起的小病痛,忽略了病从口入。比如空腹生食柿子或山楂,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即可能在胃内形成植物性胃石,引起上腹饱胀、恶心反酸等等不适症状,既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合家团圆的喜庆氛围。

综上所述,不要空腹饮食山楂、柿子之类的食物,更不要食后饮酒。老年人更是要少食山楂、粘性食物等难消化的食物,防止植物性胃结的形成。一旦出现腹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梗阻时间过长导致肠道缺血坏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