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小雪至,御风寒,调情志,保健康

广东省中医院


小雪,时值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今年小雪具体为11月22日。此时气温开始急剧下降,大气中的水珠凝成雪花儿降落,但雪量尚不大,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历书云:“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为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前后,我国北方已经开始降雪,但南方地区由于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了冷空气入侵,还较为暖和。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此节气期间还是明显的深秋气候,秋风瑟瑟,日夜温差较大,甚则相差10℃左右,人们开始穿上长袖衣服或添加外套。但宜慢慢增加衣服,其原则是以穿衣不出汗为度,做到“无寒即已”,以逐步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有助于人体更好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的冬日。




        小雪节气天气逐渐转冷,此时要根据气温的高低,调整运动的强度,及时更换衣服,避免汗出伤阳,外感风邪,影响健康。体质虚寒者、年老衰弱者、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调节情志

       而小雪节气中,天气总是阴冷晦暗,大自然气压偏低,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的状态,甚者容易引发抑郁症,且此时正是年底工作强度最高的阶段,压力大,若调节不及时,易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变化、阴晴雨雪,对人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而5-羟色胺过低会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秋冬季节日照时间减少,脑内5-羟色胺含量减少,则容易诱发精神抑郁,出现悲观、烦躁、失眠、厌世等消极症状。所以小雪节气的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要多晒晒太阳。晦暗天气更要捉住太阳出来之时多晒太阳以保持脑内5-羟色胺的稳定,中医也认为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以改善冬日自然界“阴盛阳虚”的状态。

        2、需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冬季最好的运动健身时间最好是下午14点到16点间,因为此时的室外温度和人体自身温度都比较适合,人体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比较充沛,容易进入运动的状态。而运动的方式可选择运动量别过大、强度适中的运动。打八段锦就是非常适合秋冬保健的养生操。常练八段锦可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

       3、还可多吃些气味芬芳的食物。如喝玫瑰花茶、桂花茶、茉莉花茶等,在水果方面选香蕉、菠萝这些香味浓郁的水果,它们本身可帮助大脑产生5-羟色胺,这也符合中医芳香可开窍醒神的理论。同时,吃复合性碳水化合物能改善心情,效果虽慢但更合乎健康。微量元素硒元素能振奋情绪,全麦面包等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硒元素,鸡肉、海鲜等也富含硒。

        4、琴棋书画均是怡情养性佳选。单就听音乐而言,可增添生活中的乐趣,缓解紧张情绪,故清代医学家吴尚有言:“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取消愁,有盛于服药者也。”


小雪节气膳食推荐

(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冬令节气养生篇》)

肉桂生姜柿子茶(3人量)

食材:

肉桂皮3克,生姜30-50克,柿子饼2-3个,松子仁、红糖适量。

做法:

柿子饼切块,生姜拍烂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柿子饼、生姜、肉桂,小火煮20分钟后熄火,加适量红糖调味,再撒上松子仁,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

柿子饼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功效。肉桂皮性大热、味甘辛,用之泡茶,能引火归元,并使茶饮芳香。生姜温中和胃。松子仁健脾通便、滋润皮肤。此茶饮特别适合体虚人士及老年人饮用。

小贴士:糖尿病患者不作推荐。

 

乌鸡酒(3人量)

食材:

乌鸡1只(约1500克),黄酒1-1.5斤,红枣3-5个,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

乌鸡去脏,斩块洗净备用。锅内加黄酒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30分钟,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

乌鸡具有补虚、养血益精的功效。黄酒性大热、味苦甘辛,能通经络、行血脉、散湿气。饮用黄酒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让人心情愉悦,还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本食膳能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健身强体,特别适合术后体虚、产后及冬天手足不温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酒精过敏者及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嬿钊、谭健成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