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分类分级在即!药店如何应对?
↑ 点击上方“云南省零售药店协会”关注我们
零售药店正在走向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2018年1月29日,《关于推进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三版发布,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将在全国推广。4月15日起,广东省已经正式实施药店分级管理政策,依据经营面积、软硬件设施、执业药师配置人数、仓储条件等核定药店类别,并赋予相应经营权限。
这意味着,药品零售行业或将面临又一次“大洗牌”,特别是对经营条件有限的单体药店、小型连锁药店来说,无疑是一次“存与亡”的较量。目前,各类药店生存状况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考验是否已做好准备?
A 政策解读
广东试行的药品零售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零售药店经营范围
一类店:非处方药;
二类店:非处方药、处方药(注射剂、肿瘤治疗药、抗生素、生物制品、二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罂粟壳、中药饮片等除外);
三类店:非处方药、处方药、中药饮片等所有可在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的药品。
零售药店监管等级
根据经营规模及经营范围等条件确定企业风险级别,并将药品零售企业按风险程度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
B 生存现状
单体药店“夹缝生存”
卖,还是不卖?这曾是一道让韩兆纠结、焦灼很久的选择题。近些年,医药市场正在被一些大连锁不断“吞噬”,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成本上涨、进货渠道少和议价能力低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担心大型连锁“围剿式”的市场布局。经营一家单体药店的他,时常感到“喘不过气”。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很骨感。大型连锁药店实力较强,在资金储备、人才配备、品牌宣传等方面的优势,让大部分单体店望尘莫及。”
“单体药店因规模限制,没有集中采购优势,药品成本偏高,利润空间被严重侵蚀……”
在重压之下,近些年很多单体药店都走向了“被收购”、“被倒闭”的道路。
连锁药店“微利竞争”
商场也有“丛林法则”。药品零售市场严苛地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规则,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连锁,也是“只争朝夕”。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以药品零售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药店共4家,分别是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即便是这些进销货体系极其完善的上市大型连锁药店,利润率也只在6%左右。同单体药店一样,房租和人工是最大的成本压力。
C 未来探讨
“一类店”意味着“面临淘汰”
“除了个别阿胶类专营店,目前市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类店。药店实力参差不齐,若按统一标准执行,必然会对整个零售药店行业带来冲击。“尤其是小型连锁和不规范的单体药店。”
首先摆脱不掉的是“运营压力”。从企业层面来讲,为了获得更高的经营类别和更优的风险评定级别,一定会积极做更大投入,以获取更宽的经营范围,“但运营成本至少会提高40%-50%。药店面积是分类的硬性指标之一,而这与租金成正比,并且药店大就需要配备更多人力,“实力弱的药店可能死于门槛”。
若未来药店被评为“一类店”,经营范围缩小,失去处方药及中药饮片等的销售资质,只能销售非处方药,营业额会直接受到影响。“竞争能力下降,也意味着随时面临淘汰。
除此之外,从客观条件上探讨,执业药师严重缺口也会影响药店竞争格局。《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调执业药师的责任,而我国执业药师缺口近30%,并且这一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将导致一些药店因无法配备执业药师而被迫出局。”
为了达到‘高标准店’,运营成本会上涨,但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为药品价格越来越透明。药店也不能动不动就牺牲价格来吸引顾客,要更多地让顾客感受到药店给其带来的价值感。
未来药店不单是药品买卖场所,更是为客户提供健康综合解决方案的地方。药店间的竞争将更多围绕服务和专业性开展,更注重客户价值,价格差距将不是关键。比如在门店对慢性病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管理、对顾客的健康进行跟踪、为顾客提供更为有效和细致的健康方案等,“实体药店最大的优势在于长期经营所形成的信任感和品牌价值,要尽可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而专业性服务可以很好地增强顾客的黏性。”
分类分级管理模式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医药零售企业普遍期待该政策落地,认为可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店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序规范药品零售市场。
这可能是医药零售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拐点。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