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计生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天水市麦积区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麦积卫生计生监督

关于印发《天水市麦积区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麦卫计发〔2019〕10号


 

区健康扶贫专责组成员单位,各镇、道北街道办事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打赢健康扶贫关键战役,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印发<甘肃省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发〔2018〕402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区委发〔2018〕84号)文件要求,我局联合区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天水市麦积区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天水市麦积区                     天水市麦积区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发展和改革局

  

天水市麦积区民政局           天水市麦积区财政局

  

天水市麦积区                     天水市麦积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9年1月5日

 

 

天水市麦积区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卫健委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发〔2018〕402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区委发〔2018〕8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健康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一保四有”标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精准施策、综合推进,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支持力度,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防治结合、关口前移,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二)任务目标

到2020年,全区镇村人“一保四有”标准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一人一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明显提升。贫困人口大病和长期慢性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包虫病、大骨节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明显加强,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二、实施贫困人口大病和慢病精准救治三年攻坚行动

(三)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

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由区卫计局负责做好区内定点医院及收治病种的评估审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采取“四定两加强”(定临床路径、定定点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责任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救治,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我区大病救治定点医院设置在市二院(区人民医院)、市四院通过“组团式”对口帮扶、远程医疗等措施在定点医院救治的大病患者首先在区内救治,区内定点医院无救治能力的再向区外市级、省级定点医院转诊。2018年,在优先做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尘肺病等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基础上,增加肝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优先救治病种,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优先救治病种扩大到21种。继续做好农村贫困人口50种重大疾病救治工作,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

(四)全面做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

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先锋行动之提质增效行动”,由省、市、区、镇、村医务人员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一人一策”“一病一方”为原则,精准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和健康扶贫措施,强化签约服务团队责任,确保帮扶措施有效落实,保证签约服务工作质量,并对存在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无行动能力等困难的签约服务对象,落实“送医上门”和“送人就医”等服务。通过“健康甘肃”手机 APP 动态监测工作进展、监管措施落实、评估签约帮扶质量,准确掌握健康帮扶工作整体情况。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

按照《关于印发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管理办法的通知》(甘卫发〔2018〕208号)精神,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和地方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在健康养成、规范诊疗、病情监测、用药成效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优势,通过在线签约、在线服务、在线咨询、上门入户、分级就诊等方式,做实慢病患者的动态签约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传播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宣传和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效提升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特病患者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特殊疾病补偿政策,4大类50种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在相应病种年度补偿限额内按实际费用的70%进行补偿,视病情开具延伸处方和长处方(一次性可开具最长2个月的配药量)。同时,加大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工作力度和覆盖范围,强化体系建设和筛查力度,推进肿瘤性疾病规范化、标准化防治,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救治办法,重点做好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高发性肿瘤的综合防治,实现对癌症的有效防控。


三、实施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

(五)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

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艾滋病筛查、治疗、母婴阻断措施,为农村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咨询、初筛检测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组织实施机会性感染集中救治。针对贫困艾滋病感染者,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督促艾滋病感染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测。

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肺结核筛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防、治、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肺结核病患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患者定点医院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签约服务管理率达到95%、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肺结核患者在定点医院门诊筛查、诊断、治疗、复诊时,定点医院要按治疗需要向肺结核病人提供国家免费一线抗结核药品和优质、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六)开展地方病综合防控救治

对地方病现症病人实施分类救治,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全部纳入大病集中救治范围,对确诊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个案管理。

落实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农村6-24月龄婴儿每天提供1包营养包,提高婴幼儿营养水平;开展7—12周岁儿童大骨节病患病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测。全面开展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监测工作,因地制宜地落实改水、退耕还林、搬迁等措施,巩固防治成果,确保到2020年,全区范围达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达到控制标准。

(七)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

加强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制定水质改善方案,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指导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水质,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健康饮水。提高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水质监测能力,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项目,逐年扩大农村生活饮用水末梢水监测覆盖面。2018年,农村饮用水监测乡镇覆盖率达到90%;2019年,农村饮用水监测乡镇覆盖率达到95%;2020年,农村饮用水监测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四、实施妇幼健康和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

(八)全面落实妇幼健康项目

将全区农村妇女“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列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区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一次“两癌”免费检查。其中,2018年完成目标人群的25%;2019年完成目标人群的35%;2020年完成目标人群的20%,检查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逐步扩大项目覆盖面。继续开展贫困地区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确保全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保持在90%以上。

(九)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继续推行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深入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强化项目管理。健全完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强化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率,有效减少高致残性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倡导优生优育,大力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宣传教育和健康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项目工作人员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及孕前保健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督导,围绕关键指标,做好工作进度和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积极申请开展遗传代谢性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和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为贫困家庭患儿积极申请救助。

(十)加强其他高发疾病救治工作

加强全区“光明扶贫工程”项目实施组织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的保障作用,经医保报销、医疗救助之后的个人自付部分费用,通过手术质量审核后通过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社会扶贫网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金兜底解决,实现免费救治(资金筹集、管理和拨付办法按国家相关文件执行)。到2020年,实现对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全覆盖。按照《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工作规划(2017-2021年)》和《甘肃省县级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建设标准》要求,积极争取标准化听力医学诊断中心和听力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做强儿科、耳科、放射科等相关学科和紧密型专科联盟建设,做好贫困听障儿童的救治。

(十一)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初步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区健康教育所建设,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对全区健康教育服务的技术指导作用,面向城乡居民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基本知识,倡导自身是第一健康责任人理念,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针对我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健康知识。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开展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的健康教育服务。2020年底前,进一步完善健康促进政策,力争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以上或较2018年提高60%。

(十二)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将健康融入公共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统筹推进健康县区、卫生乡镇、健康乡村等区域健康促进创建工作。制定各项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控制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创造有利于人群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开展跨行业部门健康行动,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探索建立健康政策影响评价制度、健康资源整合优化机制和部门联动促进健康机制,健全各部门执法配合、政策衔接、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理机制,努力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健康促进区和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建成一批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规划建成一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促进全区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实施健康老龄化。大力开展卫生城市、卫生乡镇创建工作,鼓励获得卫生称号的镇、村积极探索“健康细胞”(健康家庭)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五、实施医疗保障扶贫三年攻坚行动

(十三)全面落实应保尽保

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和个人缴费政府给予部分或全部资助政策,对符合政策的建档立卡人口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等健康扶贫保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规医疗费用基本医保报销比普通参保人群高5%,经基本医保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实际报销比达不到85%的补偿到8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到2000元(不含2000元),提高报销比例按72%-90%分段报销,不设封顶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通过医疗救助政策全部兜底解决,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控制在10%-15%。加大医疗救助帮扶力度,确保年度救助限额内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对特殊困难的进一步实施倾斜救助。

(十四)优化管理服务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原则,规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秩序和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提升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分级诊疗,按规定逐级转诊,严格控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及门诊医疗费用。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及卫生材料的合理使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原则上不得使用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及卫生材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因病情需要使用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及卫生材料的,须经过定点医疗机构医务部门审核同意,原则上目录外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的健康扶贫专项基金承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本人或其家属主动提出使用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及卫生材料的,需签署自费知情同意书,所产生的目录外医疗费用由患者自行承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按照分级诊疗规定,在区、乡定点医疗机构和50种大病在省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不收取押金,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患者出院时只交个人自负费用。

(十五)推进健康扶贫先锋行动

落实区卫计局等9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健康扶贫先锋行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直指短板弱项,着眼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利用三年时间,通过“组团式”健康扶贫行动、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基层用药安全保障行动、干部包抓政策落实行动、监督检查“五督”行动等五项“先锋行动”,使全区健康扶贫领域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惠民政策能够有效落实,“一人一策、一病一方、一院一策”工作机制得到完善,“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健康管不好、看病费用报销不及时、医疗救助不到位”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大幅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满意度明显提升。


六、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

(十六)全面改善医疗设施条件

按照“填平补齐、功能适宜、规模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建好1所区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落实政府主体责任,重点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确保达到“每个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村卫生室”。加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2018年区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有效使用。2019年,实现区级医院薄弱学科建设有效使用。

(十七)加强人才综合培养力度

全面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通过“县聘乡用”的办法,探索建立区级以上医疗单位从基层择优招聘人才的长效机制,引导优秀医疗人才到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探索对基层医务人员实行区招区管乡(镇)用,从实际出发,研究采取保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政策,激发乡村医疗机构活力。统筹调剂全区全科医生,确保每个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合格村医,到2020年深度贫困镇五龙卫生院按每万人配备2-3名全科医生,继续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取得执业(助理)资格的医师进行转岗培训。按照国家全科医生统计口径鼓励已取得资质的全科医生完成注册。对已完成转岗未取得合格证的全科医生组织考核。同时将转岗对象扩大到区级医疗机构,通过到岗工作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补充镇全科医生的不足,争取2019年年底完成转岗,全部配齐。继续实施甘肃省村医订单培养项目(专科),毕业后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由镇卫生院聘用管理,在村卫生室从事村医工作。加大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在岗村医轮训工作,到2020年对在岗村医轮训一遍。2018年前轮训332名乡村医生,2019年计划轮训111名乡村医生,2020年计划轮训75名乡村医生。

(十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

进一步推动协作深入开展,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加强与天津市西青区的协作关系,分年度确定东西部健康扶贫协作工作目标和任务。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西青区每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支持我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的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就地抢救和农村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我区每年有计划的分批派出骨干医师赴西青区进修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曾强业务知识。进一步加强西青医院和区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签订帮扶协议,通过技术交流、人员进修等方法和渠道,提升区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考核评估,确保对口帮扶取得实效。

(十九)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

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扶贫、中医养生保健、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结算、居家养老、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医护人员执业电子化注册、职称评审、科技奖励及项目评审、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大数据等应用服务。到2018年,基本建成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级以上医院全部接入信息平台,支撑全民健康管理和决策,提供便民惠民的健康医疗服务。到2019年,完成全行业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到2020年,卫生健康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卫生健康信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卫生健康信息系统应用覆盖全行业,卫生信息利用延伸至家庭,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得到普遍应用。

(二十)创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机制

以“做强区、搞活镇、做实村”为总体思路,以区域医共体、乡村一体化为工作抓手,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激发基层运行活力,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根据省卫健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动分级诊疗落地的“四分开”,即以网格化布局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区域分开;以区人民医院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城乡分开;以重大疾病单病种管理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上下分开;以三级医院日间服务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急慢分开。认真做好城市医疗集团和区域医共体建设规划,2018年底前完成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重点建设检验、影像、病理、心电和消毒供应等区域性区级医学中心,推动镇卫生院检验、影像、心电、病理等信息与区域检验、影像等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区乡一体化,为基层群众提供同质化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完善基层运行机制,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2019年3月底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作为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镇卫生院与所辖村卫生室为同一法人,村卫生室不再作为独立法人单位,只设立负责人。村卫生室与镇卫生院合为一体,实现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做活乡级、以乡带村,做实村级、以村促乡,乡村一体、整体发展”的目标。全面实施绩效考核,镇卫生院每月对村卫生室开展一次督导,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收入与服务质量、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等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按照医改“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七、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

(二十一)实施“组团式”健康扶贫

选派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干部、专家到17个镇卫生院挂职,开展卫生支农工作。在全区开展“组团式”健康扶贫,我区已完成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区中医医院的合并,并在区中医医院加挂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院区的牌子,派驻帮扶团队,进行一对一整体帮扶,从改善管理、健全制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一人一策、一病一方、一院一策”等工作任务实行帮扶,快速提升区中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区内常见病、多发病每年新增诊治病种20至50种,到2019年,区级医院分级诊疗病种达到280种以上,区域内诊治率达到90%。2018年,建成检验、病理、心电和消毒供应等4个区级区域医学中心。2019年建成影像中心,到2020年,实现区内优质医疗技术资源共享、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二十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将脱贫攻坚与落实生育政策紧密结合,降低并稳定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继续对育龄人群,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教育等各项政策和知识咨询,加强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术后随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服用叶酸、计划生育药具领取及不良反应诊治等免费服务。加大农村计划生育手术费支持力度,坚持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


八、加强健康扶贫攻坚行动支撑保障和责任落实

(二十三)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力度

落实中央、省、市有关脱贫攻坚资金安排和使用要求,积极争取卫生健康领域优先,安排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项目、资金。落实好省、市、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确保健康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二十四)强化健康扶贫攻坚责任制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区抓落实的脱贫攻坚管理体制,将健康扶贫纳入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统一部署,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区健康扶贫专责组相关单位逐级分解任务,按照脱贫退出时序倒排任务,对标“一保四有”标准完成工作任务,我区于2019年退出,各项健康扶贫退出验收指标于2019年5月底前全部达标。

(二十五)加强督导考核

将健康扶贫纳入区委区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根据《甘肃省脱贫退出健康扶贫验收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严格退出工作。认真落实全区健康扶贫先锋行动重点任务干部包抓责任制和健康专干“五帮两核”职责,科学分解进度,建立工作台账,跟踪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各镇健康扶贫主要工作任务进展和目标实现情况,指导各镇及时改进工作。按照《麦积区健康扶贫专责工作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及督导考核问责办法》(麦卫计发〔2018〕171号)精神,区卫计局每月对全区健康扶贫重点工作进行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对排名靠后的乡镇进行通报,视情形启动问责程序。

(二十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根据健康扶贫工作新形势新需求,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实战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区健康扶贫专责组负责对各镇政府及区、乡、村级医疗机构健康扶贫人员进行培训,各镇对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等进行培训,加强健康专干管理和业务能力培训工作,各镇、道北办要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健康专干“五帮两核”职责、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健康专干手机APP软件使用等,切实提升健康专干的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所有健康扶贫相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轮训一遍。

(二十七)开展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将健康扶贫领域作风治理贯穿健康扶贫全过程,按照《关于印发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发〔2018〕146号)要求,明确健康扶贫专责组成员部门。单位“一把手”按职责对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负主体责任,依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治理”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销号管理。梳理出治理清单,逐项治理,销号管理,确保作风治理成效。全面解决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决策部署不力、牵头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措施不精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二十八)加强健康扶贫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探索建立健康扶贫黑名单制度,把健康扶贫领域诚信纳入社会信用监管体系,探索多部门联合将虚冒建档立卡资格、严重违反公序良俗、恶意拖欠医疗费用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对已发生过逃费行为的病人,经核定后纳入天水市“黑名单”管理,予以必要的惩戒。同时,按省市统一部署探索建立全区健康扶贫领域诚信建设积分管理制度,对家庭医生、医疗机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服务方与被服务方实行双向积分管理,并配套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健康扶贫领域诚信建设。

(二十九)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吸引、指导有关社会慈善组织积极参与健康扶贫行动,引导社会组织、公募基金、公司企业和爱心人士精准对接健康扶贫需求,开展一些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健康扶贫项目或活动,引导现有各类卫生健康公益项目向健康扶贫倾斜。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技术新业态,参与健康扶贫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围绕健康扶贫主线,以通俗易懂,易于群众接受的方式,面向社会开展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重点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及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力争到2018年底,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七个知晓”内容知晓率不低于90%;精准扶贫户健康扶贫政策“七个知晓”内容知晓率不低于95%;健康专干、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等人员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达到98%以上。积极协调区内新闻媒体以政策解读、新闻专题、系列报道等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微信、手机APP客户端开展健康扶贫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效宣传,使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期内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持续稳步提高,引导群众合理有序就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打赢打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战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天水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麦积分局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麦积卫生计生监督公众号(微信号:mjwsjsjd)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提出建议意见,请点击“写留言”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