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赴高原担重任,医疗援藏献青春--记上海市“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胡学飞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2019年12月13日,西藏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妙手回春解疾患,一心为民守初心—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为民解忧小记”的新闻报道。一名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年龄只有6岁的藏族小朋友嘎玛由于患有先天性胸壁畸形,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和困扰。上海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胡学飞主任接诊这名小患者后,积极联系全国知名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教授会诊,并与胸外科同事一起成功为该患儿实施了胸壁畸形矫正术,使患儿恢复了健康。

胡学飞入藏前是上海市肺科医院团委副书记,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是一位有十余年工作经历具有丰富临床及手术经验的胸外科医生。胡学飞能独立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亚肺段切除术等微创手术下肺癌根治性术以及开胸下支气管成形术和支气管袖式肺切除术。他每年主刀各类手术400余台,参与手术500台以上,在各级学术会议进行手术直播演示10余次,2018年曾在欧洲胸外科年会上进行手术视频介绍。

2019年5月,上海市委组织部启动了新一批援藏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工作。上海市肺科医院需要委派一名胸外科医生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从事援建任务。曾在2013年从事过半年援疆任务的胡学飞得知此消息后再次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虽然家中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都需要他照顾,但他认为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为更多需要治疗的患者服务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永远的初心和使命。经过医院和市委组织部的层层选拔,胡学飞最终顺利地成为上海市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队员,并于2019年7月14日踏上援藏的征程。

日喀则地处高原,平均海拔将近4000米。与很多医疗队员一样,胡学飞抵达日喀则后出现了十分明显的高原反应。他开始头痛失眠,心慌气短,测量血氧饱和度只有79%,心率达到130次/分。他知道,艰苦的环境必须尽快适应,科室的工作必须细致交接。因此,他每天都是一边吸氧一边坚持工作,为了保证白天有充足的精力,他晚上都是口服安眠药后吸着氧气让自己入睡,每天早晨起来鼻腔里充满了血块。为了减少耗氧量,他每天都走的很慢,饭也不敢多吃。在适应高原环境那段日子里,他不敢把自己的症状过多告诉家人,因为怕他们担心。

从事援藏工作5个月来,胡学飞带领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疗团队开展了20余台手术,且很多都是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首例手术,例如单孔胸腔镜脓胸胸膜剥脱术、高龄肺叶切除术、巨大胸腔肿瘤切除术等。他不遗余力地将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医疗特色带到高原,使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单孔胸腔镜比例提高到90%以上。他手把手教学当地医生,使手术技术落地生根,培养了一批医疗人才。他多次与其他医疗队员外出义诊,行程超过2000多公里,足迹踏遍藏区乡镇。他发现藏区胸外科主要疾病为胸壁疾病,提出发展胸壁亚专科的新思路,并成功使科室加入中国胸壁外科联盟,成为西藏地区联盟的挂牌单位。

 在艰苦的援建工作中,胡学飞只是上海市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员,他的工作和生活也只是所有援藏队员的一个缩影。胡学飞说,他很喜欢援藏医疗队这个集体,因为在这个集体当中他感受到了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坚韧、什么是进取。他坚信在未来的援建工作中,他会和所有医疗队员克服一切困难,为推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发展、为维护藏区人民的身心健康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