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而后夜愈长日愈短。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为细土,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祭月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但由于这一天在农历中每年不同,不一定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便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祭月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竖蛋和春分一样,秋分节气也能竖蛋,然而这不只是巧合,正因为春分、秋分同为昼夜平分时节,地球因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力相对平衡,才有利于鸡蛋竖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