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的用药规律挖掘分析

《西部中医药》 佟琳[1];唐丹丽[2];刘寨华[3];王梓宁[4];刘思鸿[1];张华敏[1]
摘要:
目的:分析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的遣方用药规律,以期为后世医者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数据来源,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方剂、中药,采用SPSS 19.0及SPSS Clementine软件进行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5种古籍内治疗温病伏暑用方55个,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益元散(5.88%)、五苓散(5.04%)、黄连消暑丸(4.20%);谈及伏暑用药148种,排除甘草外,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茯苓(4.74%)、半夏(3.23%)、黄连(3.03%);治疗伏暑药对前3名配伍依次是半夏-茯苓白术-茯苓厚朴-扁豆;常见治疗伏暑的药物组合是泽泻-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茯苓。结论:半夏-茯苓白术-茯苓厚朴-扁豆泽泻-茯苓生地黄-麦冬配伍具有伏暑治疗特色;益元散、五苓散、黄连香薷饮等为治疗伏暑常用。
伏暑 , 中医古籍 , 配伍规律 , 关联规则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