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传统的用药方法为用质量分数0 1%氟米龙滴眼液连续点眼4个月,有眼压升高的风险,且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短疗程药物和用药方案十分必要. 目的 比较LASEK术后质量分数0 5%氯替泼诺滴眼液连续点眼5 d+4周的短程疗法与质量分数0.1%氟米龙滴眼液长程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2009-2013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LASEK并完成随访的208例轻中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氯替泼诺组104眼,手术当天开始应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每日6次,术后第6天开始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共强化应用5d,而后连续用4周;氟米龙组104眼,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4次,每月递减1次,连续应用4个月.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摘去角膜接触镜的时间以判断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第5天,2周及1、3、6个月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并进行校正,术后1、3、6个月检查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并按照Cheng的标准进行分级,比较2个组术眼的等效球镜度数. 结果 2个组间术眼基线特征匹配.2个组术后5~7d摘去角膜接触镜的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0,P=0.554).术后1、3、6个月,2个组等效球镜绝对值≤0.5 D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28,P=0.304;Z=-0.398,P=0.691;Z=-0.445,P=0.656).术后第5天,氯替泼诺组和氟米龙组的平均校正眼压(中位数)分别为13.52 mmHg(1mmHg=0.133 kPa)和13.1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5,P=0.047),而术后2周及1、3、6个月2个组矫正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替泼诺组术后校正眼压明显升高(术后-术前≥5 mmHg)者5眼,氟米龙组4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6,P=0.733).术后1个月,氯替泼诺组不同分级角膜haze的眼数与氟米龙组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