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李现军[1];郑劲松[2];孙建梅[3];赵宁宁[1];李凤岐[1]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18F—FDGPET/CT显像中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和(或)骨质代谢异常但未发现骨外恶性肿瘤的患者46例,经随访诊断为多发骨髓瘤26例(男12例,平均年龄55.4岁)、多发骨转移瘤20例(男9例,平均年龄50.2岁)。分析患者18F—FDGPET/CT特征及尿本一周蛋白结果,综合形成新的诊断标准(病灶数目≥10处、以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为主、SUVmax〈4.0、尿本.周蛋白阳性,符合2项以上即考虑骨髓瘤可能),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评价。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驴检验。结果骨髓瘤患者人均病灶数为15.8处,骨转移瘤为7.8处;71.8%(296/412)的多发骨髓瘤病灶和28.8%(45/156)的骨转移瘤病灶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前者比例明显高于后者(r=87.2,P〈0.05);骨髓瘤病灶和骨钱移瘤病灶SUVmax分别为3.81±2.17和5.82±3.4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t=8.29,P〈0.05)。依据新诊断标准,18F-FDGPET/CT对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鉴别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5%(23/26)、85.O%(17/20)和87.0%(40/46),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尿本.周蛋白检查[65.4%(17/26);χ2=3.90,P〈0.05],其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初始PET/CT诊断[10/18与64.1%(25/39);χ2=3.99和6.12,均P〈0.05]。结论全面分析18F-FDGPET/CT显像中病灶的骨质结构和代谢变化,同时结合尿本一周蛋白更有利于对骨髓瘤和原发不明骨转移瘤进行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 骨肿瘤 , 肿瘤转移 , 体层摄影术 , 发射型计算机 , X线计 , 算机 , 脱氧葡萄糖 , 本琼氏蛋白质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