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

《中国职业医学》 王国江[1];顾军[1]
摘要:
目的建立小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方法用二硝基氟苯(dinitrofluorobenzene,DNFB)分别建立小鼠背部及耳廓ACD模型,比较两种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皮肤肿胀度及HE染色炎细胞数量变化情况.结果①背部ACD肿胀度大于耳廓ACD肿胀度,配对t检验,t=6.39,P<0.01,并且两种模型的肿胀度变化呈正相关. ②背部ACD较耳廓ACD单一核细胞数量少,多形核细胞数量多,前者t=8.59,P<0 .01,后者t=6.05,P<0.01;两模型的细胞数量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背部ACD模型可以代替耳廓ACD模型用于评价抗炎药物.背部模型肿胀度高,适合肉眼判断皮炎程度.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模型 , 小鼠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动物作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各自的优势,为实际应用中恰当选择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硝基氯苯(dinitrochlorobenzene,DNCB)作为致...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反应模型,观察使用不同浓度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后的效果。结果复方木尼孜其颗粒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CD小鼠的耳厚度、耳肿胀度,真皮中多形核细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