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李娟[1];孙新[1];毕辉[1];郭海涛[1];刘亚莉[1];王跃民[1];张淑苗[1];张权宇[1];殷召[2];裴建明[1]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为临床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新药筛选方法。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对照组动物在正常环境中饲养,低压低氧组动物在低压低氧舱(大气压约50kPa,氧浓度10%)中饲养,连续4周。分别于1周、2周、4周分批给低压低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进行麻醉。测定大鼠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室肥厚指标(质量指数),检测肺血管病理和观察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低压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室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不同低氧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压低氧组大鼠平均颈总动脉压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右室重量测定结果表明低氧1周时,尚未出现明显的右室肥厚表现;低氧2周后,右室肥厚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和低氧1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4周后,上述指标更较2周时显著增高(P〈0.01)。③低压低氧组血管壁中层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血管壁中层横截面积占血管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不同低氧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模拟高原5000~5500m高度的气压环境每天8h低氧连续4周可形成较为理想的慢性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肺动脉高压 , 低压低氧 , 动物模型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