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隐性脊柱裂在小儿非潴留性便失禁发生中的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高飞[1];袁正伟[1];王维林[1];王伟[1];张树成[1];刘丹[1]
摘要:
目的探讨腰骶部隐性脊柱裂(SBO)在小儿非潴留性便失禁(NRFI)发生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对27例NRFI患儿(合并SBO组21例,未合并SOB组6例)及226例无胃肠道、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对照组)进行腰骶椎X线片、盆底神经电生理、结肠传输试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和盆底肌电图等检查,分析SBO和NRFI临床症状与肛门直肠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NRFI患儿中SBO发生率为78%(21/27),明显高于对照组[24%(54/226)]。反映支配肛门外括约肌神经功能的会阴-肛门反射潜伏期分别为(52±20)、(29±9)和(23±7)ms,NRFI合并SBO组明显长于NRFI未合并SBO组和对照组(均P〈0.05);反映结肠传输功能的全结肠传输时间分别为(41±17)、(24±5)和(29±8)h,NRFI合并SBO组明显长于NRFI未合并SBO组和对照组(均P〈0.05);反映肛门内括约肌功能的静息向量容积在NRFI合并SBO组、NRFI未合并SBO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6±283)、(278±133)和(662±311)cm×cm Hg^2,反映肛门外括约肌功能的收缩向量容积分别为(564±287)、(400±169)和(934±426)cm×cm Hg^2,两个病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SBO是NRFI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应采取神经功能恢复为主的治疗措施。
脊柱裂,隐眭 , 大便失禁 , 肛门直肠功能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