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的主要表面抗原成分在细菌分型及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杨庆文(综述)[1];李琦涵(审校)[2]
摘要: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空弯菌)是全球性引起胃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该菌广泛存在于家禽类动物的肠道中,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对成人、小儿可引起急性胃肠炎,也可导致心内腊炎、关节炎、败血症和血栓静脉等全身性疾病,还与人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即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现今,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2000年公布了CJNCTC11168(Penner O:2血清型)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在分子水平研究空弯菌致病机制且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空肠弯曲菌 , 表面抗原 , 细菌分型 , 致病机制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