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痛安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发展,工作方式和工作节奏加快,特殊人群出现的颈椎病也随着增多。在颈椎病的发病种类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而有研究认为70%以上的颈椎病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在颈肩部、肩胛上区等部位发生阵发性疼痛,此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手足可出现麻木等。肿痛安胶囊是中成药,是白附子、天麻、僵蚕、白芷、三七等中药制作而成,具有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定痛等功效。本文选择我院神经根型型颈椎病患者,观察肿痛安胶囊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上述患者经过询问主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确诊,同时排除椎管内肿瘤患者、转移肿瘤患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耳源性疾病患者、眼源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上述所选患者均在X线及CT影像学检查下确诊。其中线检查提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者前凸消失,或者有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狭窄,在椎体前骨质有增生,在椎体后缘也有骨质增生,相关韧带发生钙化;CT检查提示颈椎椎管及神经根管变狭窄,颈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椎管的矢状面、横切面、冠状面有病变等。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69岁,其中30-59岁之间患者为45例;对照组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70岁,其中30-59岁之间患者为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牵引治疗、手法推拿等,颈部牵引按照常规进行。在手法推拿中,要动作轻柔,避免粗暴,注意在侧扳是要等到患者肌肉和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但合并有高血压患者避免性侧扳动作。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肿痛安胶囊,每次2粒,每粒0.28g,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8周。治疗前期间两组患者其他管理均相同。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颈肩部等部位疼痛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四肢功能改善情况。定期观察患者上肢肌力、上肢麻木改善情况,观察颈部活动情况,对患者定期性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
定期观察患者临床和体征改善情况,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患者治疗后颈肩部等部位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日常工作等活动没有影响,或者仅仅稍后影响而不影响日常工作活动,评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颈肩部等部位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对日常工作等活动有影响,疗效评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疗效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相关临床效果评定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显效共38例、所占比例为63.4%;有效19例,所占比例为31.6%;无效3例,所占比例为5.0%。对照组显效共30例、所占比例为60%;有效20例,所占比例为33.3%%;无效10例,所占比例为16.7%。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和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颈椎间盘发生蜕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椎体后方的小关节发生松动以及移位导致了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者发生无菌炎症病变刺激神经根,从而引发神经根性疼痛等其他症状[1-3]。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综合性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中的牵引治疗,牵引治疗能够改善颈部肌肉的痉挛专题,增加椎间隙空间,减少椎间盘压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4-6]。
肿痛安胶囊主要是有下列中药制成,主要包括白附子、天麻、僵蚕、白芷、三七、羌活等。其中羌活及白芷具有舒经散络功效,能够导邪外出作用,而羌活还有祛风胜湿作用,也有通痹止痛效果,在肿痛安胶囊中起着重要作用。天麻具有熄风解痉效果,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同时也有通经活脉作用[7,8]。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三七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同时能够减轻血管内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助于改善局部的肿痛,同时还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三七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僵蚕能够散风清热,具有泻火燥湿作用,还有息风解痉效果。所以上述成分相互配合,具有消肿止痛功效,能够起到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散结祛瘀效果[9,10]。本文中,对照组给予牵引及推拿等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肿痛安胶囊口服,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肿痛安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37-1644.
【2】张艳伟,王娟,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1):1005.
【3】军汉,郭军雄,高仰来.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近况[J].山西中医,2011;27(2):56-57
【4】马勇,周建中.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2008,16(4):27-28.
【5】王为民,唐臻一,张君涛,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近况[J].中医正骨,2012,24(4):68.
【6】齐立卿,焦永伟,任伟亮.肿痛安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9):81-82
【7】喻静.僵蚕的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3(7):574-578.
【8】孙林琳.肿痛安胶囊治疗急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1):53一54
【9】田春梅.天麻药理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0,30(4):71-72.
【10】余润泽.肿痛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3):51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