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民:“蓝色国土”是他奋斗终生的疆场

陕西科教卫生报道


记者 吕扬 
    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国拥有主权与管辖权的海域面积,在年近80岁的徐德民院士心中,这片“蓝色国土”就是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无垠疆场。 
    从成为“航海人”的那一刻起,徐德民便致力于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究,在报国强军梦想的感召下、在勇于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他始终不忘肩上的重担,潜心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带领研究团队无数次地冲关破隘,完成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从0到1、再到100的飞跃。2005年,徐德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0年,徐德民作为预备教师留校工作。当时我国急需自主研发一种水下航行器,徐德民被学校指定为这项任务的负责人,徐德民和队员们扛起了肩上的重任。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无数次的试验,团队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徐德民成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使航行器的速度等主要性能显著提高。同时,他还实现了我国水下自航器控制系统采用电子技术,这项成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创性,是我国在水下自航器控制技术方面的重要突破。1985年,该新型水下自航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有所斩获之后,徐德民便着力打造西工大水下航行器研究团队。上世纪80年代,他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水下自航器控制系统数字式半实物仿真实验室;90年代初,他提出建设“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97年至2016年,实验室已投入运行近20年。 
    徐德民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水下自主航行器三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验样机、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工程样机,并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完成了“八五”重点项目“多时变参量变质量体系控制研究”,建立了水下自航器多时变参量动力学模型,提出4种新的鲁棒控制方法,并于1996年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60岁的徐德民离开了学校领导岗位,在常人看来,这正是退休享清福的年纪,而他却反其道而行,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 
    当时,各国在制海权上的争夺锋芒毕露。立志强我海防、固我海疆的徐德民经过长期研究思考,提出研制具有国际水平的远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新方案,并担任原理样机总设计师,期望重点突破增大航程、精确定位和运载能力等关键技术。通过前期技术认证,项目方案终于获上级部门初步批准。1999年1月26日,以他牵头并由10多名成员组成的航海学院“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正式成立。2001年1月,新型水下航行器研究项目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预研项目。 
    数不清有多少通宵达旦的日子,更算不清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项目组无数次冲关破隘,攻关——失败——再攻关,经历了“非常之难”,锻造出“非常之功”,创造了没有先例的“水下奇迹”。 
    经过不断攻关和完善,此项目让我国自航器精度提高4倍以上,功能提高近3倍,项目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国防、经济和社会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亲临现场视察后,充分肯定了研究成果对国防建设的重要作用。 
    明年,徐德民院士就80岁了。他至今仍坚持奋战在试验的第一现场,努力让又一型水下自航器研制工作“走完试验的最后一公里。”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徐德民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60余名。他领导建成了我国唯一一个“水下信息与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指导建成“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创建水下航行器控制专业,创设“水下航行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主编我国第一部“水下航行器自动控制系统”教材,相关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徐德民感言: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希望我培养的学生能超过自己,这样科学研究才能不断突破,不断前进。做科研一定要做别人没有做过或别人做不到的东西。要勇于创新、不断挑战,敢于担当责任。我愿意一如既往地为年轻人发展铺好道路、搭好阶梯,为他们攀登高峰创造更好的研究平台,使年青人进步得更快,能够尽快登上更高的科学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