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励的打开方式——激励的两种方式

中国药店

 


连锁管理层不论实施何种管理举措,都要考虑到该举措是否能达到员工激励的作用,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正因为如此,连锁的管理层应对有关激励的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将其更好地用于工作实践,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内容型激励

内容型激励,即在实施管理举措前,要关注激发员工的需要。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得出员工的各层次需要,如下图所示。


在运用内容型激励时,管理者们要注意:

 

(1)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发挥行为的推动作用。

 

(2)不同层次的需要可同时存在,但在某一时期,总会有一种成为优势需要,占主导、支配地位,驱使人的行为。

 

(3)任何一种被满足了的低层次需要都不会因高层次需要的出现而消失,只是不再是主要激励因素。

 

正因为如此,所以管理者们在制定经营策略时,要充分考虑从员工的需要角度来进行激励,并找出员工的优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比如,连锁药店在开展慢病服务的项目伊始,就应告知员工,慢病项目能带来业绩的提升、个人收入的增长,对于其中一些想在本行业中有所发展和建树的员工,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管理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的愿望,从而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会员的建档、管理等工作中。

 

过程型激励

员工从产生动机到采取行动,也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强度=效价x期望值。激励强度表示员工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大小;效价指员工对实现目标某结果的期待强度;期望值则为实现目标的概率。

 

也就是说,当员工非常想得到目标实现后的某种结果,而这个结果实现的概率又比较高时,就会有很好的激励效果,员工就会愿意为此付出时间、精力、技能等资源。反过来,如果结果不是员工很想得到的,或是虽然很想得到,但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激励则不会发挥良好作用。

 

仍以慢病服务项目为例。慢病项目要取得成功,员工掌握慢病的相关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是前提。如果员工不具备相关专业基础,很难掌握这些必备知识,就算他再想参与、想做好,这种愿望也会因期望值超过其能力范围而渐渐消失。所以,这也是慢病项目要对参与员工设置门槛的原因。

 

此外,激励作用还源于员工所获利益的相对大小。

 

员工所获利益的相对大小,即相对报酬,指的是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报酬的比较值。古人云:“不患寡,只患不均”,说的不是收入要平均化,而是指:(收入)少,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不公平。

 

继续以慢病项目为例,参与项目的员工在付出努力后,如果得到的绩效考评、薪资水平和其他员工没有差别,就不会持续努力,项目的进展也就难以达到企业目标。所以,平均分的奖金、一样的工资涨幅,不会带来激励效果,相反,还可能会挫伤员工积极性。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