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儿童常用剂型,你用对了吗?(固体制剂篇)
使用儿童药品,需要注意哪些剂型相关问题呢?请听复旦儿科药学的用药小贴士: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除了普通口服片,还包括含片、咀嚼片、泡腾片、分散片、缓释片、控释片等。普通片用水送服即可。分散片既可像普通片一样服,也能用水化后送服,或直接口含。
如果宝宝还小,不能吞咽片剂,怎么办?大部分普通片是可以用水化开后喂服的。如药师和医生告知您不可溶后服,请咨询是否需要更换至更适的剂型或其它药品。
含片,如地喹氯铵含片、溶菌酶含片等,使用时应含在嘴里,慢慢化开,不要嚼碎或直接吞下。并且,含服完半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吃东西,保持咽喉部位有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更好发挥疗效。
咀嚼片,如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可以当糖嚼着吃,不宜直接吞服。如果医生开了0.8片等用法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用干净的剪刀或刀片切割掉1/5,再给小朋友吃剩余的4/5片。
泡腾片,如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万万不可粗心地直接放入孩子口中,不然会在口腔及胃肠道迅速释放大量的气体,刺激黏膜,甚至造成意窒息等严重后果!应该用适宜的冷或温水冲配,待药物完全溶解后服用。
缓释、控释片、肠溶片通常需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否则会失去缓释或控释作用,药物突然大量释放,可能会加大毒副作用风险。但鉴于控释、缓释的技术原理不同,有的缓释片、控释片是可掰开的,如您想确认,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药师。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可以沿着药片上事先刻好的刻痕掰开为两半。服用此类药品的患儿有时会在大便里排出“完整”的药片,家长们不可担心,其“完整的药片”只是使药物缓、控释的外壳而已。
硬胶囊是将一定的药物及适当的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的。通常不宜将胶囊拆开服用。但如果处方为某胶囊“0.8片”,就需要打开胶囊倒出1/5的药粉,再把胶囊盖起来吃。若孩子无法吞咽,对某些药物来说,可将其粉末倒出,混和于易消化的食物中送服。具体可行与否请咨询医药师。
软胶囊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制成。有的软胶囊既可整体吞服,也可剪开后挤出药物滴服,如维生素D3、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等。
如有“肠溶”字样的,则应该整体吞服,不可打开或嚼破。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适宜餐前半小时用凉开水整体吞服,禁用热开水。
干混悬剂,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克拉霉素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不能直接吞服,因为干混悬剂一般为细小的粉末,容易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应用水调化混匀。有些干混悬剂预先装在瓶子里,第一次用时加入水至刻度线,之后每次混匀后量取一定体积服用,剩余的放4°C冰箱保存。
颗粒剂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中成药颗粒一般用水冲服,注意分辨说明书或包装上标注的是“开水”、“温开水”还是“凉开水”。某些颗粒剂则有特殊服法,如某种孟鲁斯特钠颗粒,既可直接服用,又可与软性食物混合服用,或溶于配方奶粉或母乳中服用,不可直接用水溶,但是服药后可以饮水。
丸剂,如羚黄宝儿丸、王氏保赤丸、胃肠安丸、大补阴丸,请务必看清用量的单位:是 “丸”,还是“支”、“瓶”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看起来是丸状的都能口服,比如复方丁香开胃贴里面有三颗药丸,曾有粗心的家长误以为要吃,但其实正确用法是用贴纸每次把一颗药丸固定在肚脐处外用。
散剂,如珠珀保婴散、回春散、小儿葫芦散是口服,而银胡感冒散是外用的,先用手轻揉脐部约一分钟,后将小瓶药油倒进药包对准脐眼贴上;若重症,则加一贴在大椎穴,位于颈后。
来源:复旦儿科药学
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医药KA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