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售药时,这些药材容易混淆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蒙光明
麻黄根错抓成麻黄
某连锁店里新员工A,这天和老员工B当班,顾客C拿着医生给家里老人D开的一治自汗的药方来抓药,方中有“麻黄根9克”,处方字比较狂草,因为天气寒冷,这几天抓的处方都是有加麻黄,A很自然把麻黄根9克抓成了麻黄9克,B对中药也不熟,在核对时也没发现问题。
追责
第二天C带着亲戚朋友一帮人闯进店里,扬言不妥善处理就砸店,店长F好言相待才知:老人D当天喝完一付中药就大汗不止虚脱了,当时就打120急救,现在还在住院差点没救过来。店员A和B感到很内疚,同时都认为医生字太草也有责任。
善后处理
在店长F和连锁店总部人员协调下,组织人员去探望了老人D并道歉,还好老人最终没事,对方冷静下来后表示接受赔偿协议,连锁店总部负责承担老人所有治疗费用外再给了一笔金额不小的赔偿金(具体不详)。店员A和B被内部通报批评并分摊少部份赔偿金(据说两人一个月工资还不够)。
笔者认为如果店员A和B对麻黄和麻黄根有较深的认识此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于是有意识的理了理平时中药调配容易出错混淆的品种,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麻黄
麻黄根
麻黄与麻黄根虽然是同一植物麻黄的不同药用部位,但麻黄为其茎是发汗解表,麻黄根的功效却是止汗,功效可以说是相反,审方调配中万万不可相互替代,而看不清的处方,是绝不能靠猜,只能拒绝调配。据笔者了解,很多药店麻黄和麻黄根是前后装斗的,这样无意中加大了串斗的风险,也可能装错药再配错药,笔者认为一劳永逸的是把麻黄根迁出到浮小麦同功效药附近为安全。
葱白
薤白
出现过同一处方同一店一个班给葱白,另一个班给薤白的,顾客好一通投诉啊。实际上是不同的两味中药,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就是葱的白色部份,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薤白为百合植物小根蒜、藠子、长梗薤白或天蓝小根蒜等的鳞茎,它的功效是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鸡血藤
活血藤
这两味药在平时也容易混淆,如果处方中开“血藤”不要纠结,指的是活血藤,为木兰科植物,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功效败毒消痈,活血通络。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功效为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苏叶、苏子
苏梗
三者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不同部位,苏子为其果实,功效止咳化痰,润肠通便;苏叶为其干燥叶,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苏梗为其干燥茎,功效:行气宽中,安胎。
桂枝
桑枝
在调配中通常是把处方中桑枝当桂枝,但实为两种没什么联系的药,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功效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草决明
石决明
在处方中如写“决明子”一定是草决明,它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功效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润肠通便;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有时被碎成粉粒,功效平肝清热,明目去翳。
白芨
白芷
这两味药只有一个部首不同,调配中一不小心会错,白芨是兰科植物白及 的干燥块茎,功效敛肺止血、消肿生肌;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
枯矾
明矾
枯矾是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后的明矾通常外用不宜内服,功效是收敛,燥湿,杀虫;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可内服也可外用,功效为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
南沙参
北沙参
方中只写“沙参”通常是指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功效清肺养阴,兼开祛痰;方中写“扎参”指的是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功效补肺养阴,养胃生津。
淮牛膝
川牛膝
处方中只写“牛膝”通常指的是淮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功效是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功效是活血通络,祛风湿,利水通淋。
本文为特约撰稿人蒙光明的原创作品,授权药店经理人独家发表。如果您对药学知识也有心得,欢迎给我们撰稿,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了解详情请加微信:xishuixunliu。
本文系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