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究竟是个“什么鬼”?
健康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7.8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称为糖调节受损(英文简称IGR),或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可分为三种情况:
(1)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而餐后血糖正常,称为空腹血糖异常(英文简称IFG);
(2)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称为糖耐量受损(英文简称IGT);
(3)空腹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受损两种情况并存,即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受损。
一般认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要经过糖调节受损阶段,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前奏及必经之路,糖调节受损者被认为是糖尿病后备军。如果不加以干预,每年至少有10%的糖调节受损者会自然转变成2型糖尿病患者。
尽管糖调节受损者的血糖水平只是轻微升高,也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这个阶段却非常关键,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干预,血糖继续升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会加重胰岛负担,最终几乎都会发展为糖尿病。
此外,研究还发现,糖调节受损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冠心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其发生率已达到40%。这是因为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多半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已存在较长时间,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糖调节受损者中为何有不少人同时伴有大血管病变。
由此可知,对糖调节受损者进行积极干预,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糖调节受损就是糖尿病,心理上非常紧张;而另一些人觉得糖调节受损没啥感觉,又不影响吃喝,根本不拿它当回事。这两种态度皆不可取。
糖调节受损虽然还够不上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却事关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糖调节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病情发展是可逆的,我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均已证实这点。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易感人群,并积极有效地加以干预,绝大部分糖调节受损者有望恢复正常。换句话说,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糖调节受损者最终是否发展为2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肥胖程度、体脂分布、生活方式、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年龄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虽然无法改变,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却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康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均可阻止糖调节受损向2型糖尿病转变。
我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证实,对糖耐量受损者进行3年左右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调节受损者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程度降低60%左右;美国学者采用药物(二甲双胍)干预的方法,平均观察3年,证实可使糖耐量受损者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程度降低25%~30%。
这一系列研究结果给了我们两个重要启示:
一是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可以改变的,若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给予积极的干预,能够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
二是非药物干预(即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甚至比药物干预的效果还要好。在我国大多数居民尚不富裕的情况下,改变生活方式(即多动一点,少吃一点,勤查一点)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值得大力提倡。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改变生活方式也叫生活方式重塑,主要包括调整膳食结构和加强体力活动两方面:
(1)饮食干预: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避免热量过剩及肥胖。油脂类食物的热量应低于食物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如动物脂肪)应少于10%。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吃动物内脏、蛋黄及甜食,不吃油炸食品。
(2)运动干预:长期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每日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不少于五日。运动贵在坚持,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3)控制体重:目前已知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逆转危险因素,肥胖者应使体重至少降低7%或更多,如能达到标准体重则更好。有资料显示,若在成年时期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0%以上。
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中,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只有当其效果不够理想时,才考虑加用药物干预。目前证实,对糖尿病前期能起有效干预作用的药物主要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和胰岛素增敏剂。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及选择何种药物均应由医生决定。
提示:糖调节受损必须终生干预治疗。通过上述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治疗,即使临床治愈,如不坚持原有的干预措施,糖尿病还可能“卷土重来”。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爆发式攀升,糖尿病患者数超过1亿,另外,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大敌”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这种“亡羊补牢”、“重治轻防”的做法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能未雨绸缪,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积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拦截其向糖尿病发展,使之逆转到正常状态,那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