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圣人先贤的十二个处世之道(精辟)
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
处事之道
处事当以柔为贵。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
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
屋宽,不如心宽。
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
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
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
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
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学习之道
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
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地学习,「学之道,贵以专」。
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韬略之道
统帅之道,以正和,以奇胜,奇正统一。
太极思想,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全争思想,胜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先胜思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教练之道
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统驭之道
精诚为道,运筹为术。
组织为器,人才为本。
制度为体,文化为魂。
修炼这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
权谋之道
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
谋为施展谋略计策,针对不同的人与事去设立和使用计策。
凡是要做出决断,都是因为有所疑惑。
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
修身之道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
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
致知:就是获取知识;
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一切事物;
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个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
死生之道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