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是零售业最后一块肥肉?
中国加入WTO在医药行业所做的几点主要承诺包括:将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的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对众多国内医药销售企业来说,这无疑形成巨大的压力。北京市一批药店经营的药品在国家定价下调的基础上,首次开始自行大幅度下调价格,其中有些药品价格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60%。
业内人士认为,药店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在于它的利润诱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药品已成为零售业的最后一块肥肉。药品从制药厂出来,在出厂价上加上15%到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再加上20%至25%到医院,医院在零售时又会加价10%左右。如一瓶药的零售价是100元,其出厂价也就在50元左右,而这50元中药品的成本价也仅有15元左右。层层加价之后到了患者的手里,自然使许多患者“望药却步”。
扯起“平均降价25%”大旗的是德威治大药房。其总经理称,德威治平价药房毛利在10%左右,净利润为8%,而其他连锁药店的毛利为35%左右。平价药房之所以能“平价”,除了“平”掉药品流通环节中的回扣、流通环节的费用,另一个深层原因是德威治有充裕的现金,这使它在进货时可以现金结账,而其他90%以上的药店与批发公司、药厂进货都是“压批”。“现结”的最大优势,是能以比批发尤其是“压批”更低的价格进到货,一般折扣要低10%,有时甚至高达15%。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药店在内的流通企业是一个高现金流的企业类型,一个药店是否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是这个药店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基础。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都希望能买到质优价廉的药品。但目前能买到低价药的药店还是太少了。自1997年以来,国家计委多次降低了政府定价药品的零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医疗费负担,但老百姓并没有完全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好处。看到希望的百姓却最先领教了药商的高招:你降价,我淘汰—— 一些药店为了自身利益不出售降价幅度大的药品。
伴随第一家跨国医药零售商的进入,国内医药零售商所面临的压力已由预期转变为现实。目前我国有近12万家零售药店,销售药品只占市场的15%,连锁店所占份额更加有限。而美国前10位大型医药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60%。业内人士认为,药品连锁零售是医药业未来的必然趋势,要想提高我国连锁药店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盟,而目前通过单纯药品降价来吸引顾客的行为也相对低级、简单。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连锁零售药店应当紧密结合社区需要,强化连锁医药行业的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档案,通过电话、网络、上门等多种形式加强与门店的商圈范围内的顾客群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