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致癌”“黄瓜避孕”等食品业谣言为何死灰复燃?
“牛奶致癌”“打针西瓜致人中毒”“黄瓜避孕”“猪肉感染H7N9”……食品谣言屡禁不止,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改头换面,在各社交媒体疯传。这些谣言欺骗消费者、带来安全焦虑,同时严重影响食品产业正常发展经营。
食品谣言为何会死灰复燃?
多年前“三聚氰胺”“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阴影,也令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行业的关注演化为紧张,甚至不少人到了草木皆兵程度的怀疑。这种舆论心理为谣言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舆论心理煽动恐慌也成为谣言炮制者屡试不爽的套路。
部分谣言炮制者借助微信公号,蹭热点、编谎言、吸眼球,有着明显的利益诉求,以流量变现为最终目的,唯流量论催生了大批投机取巧的做号党。于是,旧闻翻炒、偷换概念、混淆食品、大打伪科学旗帜……做号党们靠着夸张标题,制造谣言,破坏网络舆论生态。
——2015年上半年,一批微信公众账号相继发文,声称“某快消品品牌连续3年从越南进口43万吨地沟油”。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这条信息的累计阅读量达到150万次。后有记者对部分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进行采访,转发原因无非是“阅读量高”。
换个名词,旧闻变新闻。部分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成为主要被“包装”对象,伴随时令、热点的变化周期性出现。
——2012年5月曾一度流传“打针西瓜”谣言,虽然被媒体及时辟谣,但每当夏季来临,该谣言仍会在社交媒体再次出现,并升级为各种“打针瓜类”。再如自2015年“笔直黄瓜不正常”被辟谣后,2016年,谣言换装,变成“黄瓜使用避孕药”再次引发传播。
利用私密社交圈“隐形传播”,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是谣言原发的重灾区。其中,散落在微信朋友圈、交流群的谣言,因为传播相对封闭,难以被及时辟谣、科普。
——今年2月初,一则“牛奶出大事”的不实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据了解,这则谣言在去年10月就出现过一轮,而最早炮制这条谣言的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捕。时间不过一年,这则谣言再次泛滥在微信朋友圈、论坛等社交媒体。4月份,处于谣言漩涡中的某乳业针对造谣者和借机炒作者发出公开信,称“已启动最高级危机预警处置机制,同时在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推进危机的妥善解决。”
利用普通消费者与食品行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专业壁垒等,用“致癌”“致死”等让人心惊肉跳的字眼煽动恐慌。经过理科思维训练的很多高知网友常说一句话,“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然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这种理念仍然太过超前,难以被接受。
不少谣言专门针对中老年“新手网民”,这类人群“触网”晚,许多人第一次上网就直奔移动互联网,确切的说是因为“不用再花钱打电话”的微信才上的网,他们在网络上的经验值与其年龄近乎成反比,对信息真伪的识别能力较弱,对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一面也缺乏认知,与此相对的是,他们对养身、健康的重视则远远超出年轻人群。关心则乱,中老年群体对“危害”健康的谣言容易轻听轻信,在缺乏可靠信源的科普、缺乏主动求证的意识和渠道的情况下,这类人群便成为食品谣言的主要受害者。
谣言传播违法成本低,而辟谣成本高,受害企业“投鼠忌器”。所谓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站在关心民众健康、勇于揭露黑暗的道德制高点上,造谣者成了“社会良知”,传谣者成了“急公好义”,唯有辟谣者吃力不讨好。一些受害企业出于利益权衡,考虑到辟谣可能反而造成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吃瓜群众”即使不信谣,也可能被谣言恶心到拒绝自家产品,只能被迫“冷处理”甚至花钱息事宁人。
——数年前,一家在地方上颇有口碑的方便面厂家被谣传提炼尸油做面,一时人心惶惶,厂家依法维权,却落得个赢了官司失了市场的结局。个别造谣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无数传谣、信谣者却在不知不觉间参与了这场集体“谋杀”行动。
食品谣言是怎么炮制出来的?
此类谣言来自于部分食品企业及经销商包括微店的夸大宣传,编造神奇功效,甚至生搬硬造一些“专业名词”。例如2014年某饮用水品牌推广“富氧水”概念,强调产品“补氧”功能,后被官方媒体辟谣。同年,国家卫计委颁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规定,称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而近期横行朋友圈的“小分子胶原蛋白抗衰老”、“酸性水致癌,碱性水更利于健康”等谣言亦同出一辙。
此类谣言多为扭曲事实、偷换概念,刻意忽视科学的论证过程,转而使用挑动人情绪的词汇,用一种“言之凿凿”的语气讲述结论,并且喜欢对一些报告研究中的话断章取义,达到耸人听闻的目的。例如,有谣言称“美国宣布转基因有毒”,引起大众对于转基因食物的恐慌。而实际上,美国FDA早在2015年就批准了转基因三文鱼作为食物。
通过加工过去的新闻视频,模糊时间、地点等要素,误导人以为发生在本地、近期,恶劣者甚至移花接木,修改字幕、重新配音。这类视频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为有权威信源为“真实性”背书,且往往真假掺半,产生的迷惑性也往往更大。
——2016年9月,一则《央视曝光: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太可怕了!》的视频文章在社交平台疯传。事实上,这则视频是中央电视台2015年10月5日《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大枣太甜需警惕》。造谣者刻意模糊视频的时间、起因和结果,误导公众并引起恐慌。
越是常见的食品,越是时令的食物,越容易成为谣言攻击的目标。诸如乳制品、饮料行业就是谣言横生的主战场,“喝牛奶能致癌”“喝饮料导致白血病”虽然均被官方辟谣,但仍旧不定时被旧事重提。再如与市场供需相匹配的大众热门食材也是谣言主攻的对象。一到夏天,就攻击“西瓜打针”;一到秋天,就嚷嚷“大闸蟹注射明胶”;你刚馋麻辣小龙虾,就来一篇“小龙虾在国外用于处理尸体”……总之不让你好好吃,这不是欺负你是什么?
有些人抓住时事热点带起的舆论关注和情绪,“与时俱进”炮制谣言。例如外交紧张时期,“外国人用小龙虾来处理尸体”谣言盛行,日本福岛事件后,“日本核辐射食物流入中国”这类谣言亦得到广泛传播。造谣者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与民族情结联系在一起,形成病毒式的扩散。
来源:艾利艾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