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长苗圩:把每一天都当作“中国品牌日”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对加快质量品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016年,国务院部署了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出台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把“创品牌”作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的战略抓手。近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进一步彰显了品牌建设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体现了全社会对中国品牌的期望,为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 品牌建设是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品牌发展是一国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
品牌建设助力制造强国战略。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面对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形成的“双向挤压”,我国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优势正在日趋弱化,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面向产业中高端的竞争新优势。经济发展规律、市场竞争现实以及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发展经验都证明,品牌是制造强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培育品牌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品牌建设推动供需结构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重点任务是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品牌是连接供给与需求的纽带,培育品牌有助于指导供给侧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需求侧消费升级,提高供需两侧对接的效率。
品牌建设促进实体经济振兴。经济建设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体经济需要企业增强创造价值和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投入资源,通过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为产品赋予了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但是,这个价值需要在市场交换中转化为货币,才能完成“惊险的跳跃”,成为企业的收益。能不能跳得高、跳得远,取决于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以及对商品价值的认知。品牌是价值和信誉的载体,将为完成这一“跳跃”提供强劲的动力。
二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品牌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的论述,科学地阐明了创新、质量与品牌这三个制造强国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品牌需要“中国创造”,没有创新,品牌就没有差异化的魅力。品牌需要“中国质量”,没有高质量,品牌就丧失了价值的基础。近年来,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研究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选择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品牌发展道路。
把握规律,找准抓手。要坚持质量品牌工作整体推进,引导企业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的全过程建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诚信体系和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以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为标志,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广工业品牌培育理念。
积极履职,统筹部署。2011年,我们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2015年,推动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列为九大战略任务之一。去年,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促进质量品牌提升的行动指南和行动计划,部署了全产业链质量品牌协同行动、优势和战略产业质量品牌护航行动、中国品牌“走出去”等一系列重大行动。
持之以恒,扎实推进。要坚持常规工作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扎实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品牌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国已经有近万家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涌现出251家示范企业。根据对示范企业的调查,企业主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从17.8%提高到31.4%,工业增加值率从21.8%提高到26.2%,企业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重点消费品的定制化、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显著提升,定制化服装消费增速超过30%,消费品安全技术指标90%以上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保持一致。
三 努力开创工业品牌建设新局面
品牌建设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挥行业优势,深化推进品牌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品牌建设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努力开创工业品牌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企业主体,增强品牌培育能力。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品牌意识,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和品牌管理。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深化推进企业品牌培育和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发展。加快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标准,组织贯标推广。加强质量品牌宣传,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扩大自主品牌社会影响,激发企业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
落实质量为先,加大支持引导力度。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重大工程的支持作用,引导企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握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等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加快培育自主品牌。
鼓励创新设计,丰富品牌差异化定位。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加快培育自主品牌。
实施重点行动,促进关键领域发展。落实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支持消费品工业向智能、绿色、柔性和高效制造发展。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促进产品向高性价比优势转变。大力发展智能、健康消费品,支持发展民族特色消费品。实施优势和战略产业质量品牌护航行动,加强产业市场研究和需求预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供给定位和品种结构。实施中国品牌“走出去”行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品牌共建共享。
完善公共服务,支持质量品牌进步。建设质量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平台的质量品牌服务能力。构建质量品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品牌声誉和品牌竞争力监测评估。完善知识与人才开放共享平台,依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等工程,培养品牌领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加强技术保障,夯实质量品牌基础。完善产业标准、产业计量、工业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等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开展工艺优化和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攻关,推动质量升级。引导企业增强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发展定制化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鼓励企业发展现代销售体系,在品牌传播、顾客体验和销售模式等方面创新发展。
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锐意创新、质量精良、珍视信誉等精神财富正在成为中国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把每一天都当作“中国品牌日”,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共同推进中国品牌迈入新时代。
(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故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
食品医药产业促进会:CECA2016
桥梁·纽带·平台·智库
Tel:010-52882178
QQ:2645392248
入会途径:13910959954(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