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企业多学科诊疗,能做些什么“文章”?
◆ ◆ ◆
申请成为专栏作者,或原创投稿
请联系:editor@med.sina.com
病人诊疗已经进入多学科联动的时代,现在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多学科协作组(MDT)的建设,不断提出多学科联合和一站式服务。其实,多学科诊疗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诊疗模式的大趋势,不仅能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还可以促进医院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那么相应地,医疗设备企业能就多学科诊疗做些什么“文章”呢?
或许可以说,未来大型医疗设备企业设计产品线的思路也应该是多学科联合的,包含多个科室的医疗设备,甚至能自主提供一个多学科诊疗中心的所有重要设备产品,这才能成为医疗设备行业的巨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医疗战略本部、商品事业本部副总监孙杨麟说。现在仍然只瞄准单一科室的单一设备产品、做大做精的企业,未来或将面临被行业挤压的危险。
在2017年上海举办的CMEF医博会|ICMD医疗器械制造展——“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暨第24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春季)展览会”上,针对多学科多设备联合,欧姆龙展示了最新主打项目——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据了解,该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里配有多个科室的综合诊断设备,医生在此可以对病人进行跨学科检查、会诊,实现一个中心完成全部就诊流程,节省患者就医费用、避免病情延误,同时也提高多科室医生的诊治效率。其在全国三甲医院已经开设20家,2017年目标是设立200家,未来或有可能走进各地社区服务中心,更大方便基层百姓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最早应用于疑难、危重病症中,在癌症科室的发展最为迅速。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的影响,慢病和代谢性疾病的病人逐年增加。据2016年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1.3亿。而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已由2000年时的16.5%上升至目前的24.5%。
孙杨麟表示,现在慢病、代谢性疾病的病人去医院就诊仍然在挨个科室跑,像办事盖章,一个部门盖一个章,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病变、动脉硬化……一个病症挂一个科室的号,不仅病情容易延误,医生工作效率也较低下。因此,建立应对慢病、代谢性疾病的多学科诊疗中心已成为医院的必然发展趋势。
手表式血压计 实现信息数据化
在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同时,病人随访和治疗效果监测也是提高诊疗效果重要的一部分。可穿戴设备在此方面能发挥的作用比想象得更重要。
目前,可穿戴设备最具价值的三大技术分别为传感、无线传输和人机交互。比如在腕表中内置一个传感器,就可以准确地告知你当前的生理状态、身体健康状况,甚至对治疗形成的反应进行记录;随着无线接入与移动计算、云服务和传感器等创新技术的完美结合,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的个人身体数据已经可以传输至云端妥善保管或被分析、整合;而通过眼动跟踪、语音、体感、AR/MR等交互技术,可穿戴设备能够轻松被控制,随时完成使用者的指令。
那么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通过一款可穿戴设备能够进行实时血压值记录,并能向医生传输数据,帮助医生监测病人病情及诊治情况。可见,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病人院外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
在今年CMEF春季展会上,新浪医药记者了解到,预计在2018年,高血压体外监测领域首款手表式血压计将在中国上市。该款手表式血压计来自于欧姆龙,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在美国上市,目前已向CFDA提交了创新性产品审核。
这款手表式血压计能够进行夜间定时血压监测,并能记录日常身体能量消耗、睡眠质量。不仅可以帮助用户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降低健康护理的成本。据悉,该手表式血压计还将推出第二代,将能根据病人心跳、血压的变化判断睡眠呼吸停止,同时通过自动加压,帮助病人度过危险。
未来,所有电子血压计的数据还将与医院的信息收集系统或健康管理档案对接,所有病人的数据可以通过蓝牙、WiFi或有线传输到医院的信息中心。另外,个人信息也可以同步到手机,手机又能够与病人家属或社区医生关联,病人血压的变化、用药情况等数据都能无延迟地报告。通过医院和家庭的连接,能够更好地优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早诊早预防将慢病减少,直到消失。
一直以来,可穿戴设备都被给予很高的预期,但就像曾经红极一时的智能手表,一时间的追捧并未带来长时间可持续的认可。可穿戴设备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定位,上市的品牌比比皆是,但功能相似,创新突破缓慢,导致销售持续疲软,甚至出现了整个领域投资减缓的态势。
实际上,可穿戴设备正在从当前的功能拓展阶段向未来的产品整合以及规模应用阶段过度。未来,更加有针对性和治疗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必将成为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而在国外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已经步入成熟化阶段,国内仍期待更多高精准技术的产品涌现。
撰文:Kerr
编辑:zoe
相 关 推 荐
▷ 进军眼科器械领域!康弘药业拟收购以色列IOPtima 100%股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