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没堵,7个征兆告诉你!医生教你6招养出好血管
自然界中的大江大河,都有固定的河道,稳定的水流,若遭遇泥沙阻隔、水量不足,河水就“缺乏动力”,停滞不前。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各种不适,重则危及生命。
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
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急诊就诊。
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
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肌梗死。
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
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可能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
出现这些症状,不论能否自行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
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
肾是重要的血压调节器官,肾动脉狭窄可导致高血压,而且这种血压升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随着肾脏缺血加重,其“排毒”功能会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了
四肢动脉血管负责上下肢血液供应。下肢血管缺血时,行走时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现,医学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
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病情进一步进展,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皮肤温度下降,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即静息痛)。
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破溃,伤口不能愈合,甚至组织坏死(坏疽),需进行截肢治疗。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格外重视。
脉搏减弱、血压低,上肢动脉堵塞
上肢动脉要是堵了,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手臂血压降低,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窃取”大脑的血液,导致大脑缺血,产生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
下肢不对称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
容易发生在长期卧床、久坐不动、脱水、肿瘤等病人身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如果发现两只脚或两条腿水肿的程度不一致,或是一侧不肿另一侧肿,往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
血栓堵塞了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形成血栓那一侧肢体的水肿。同时还会有皮肤发凉、易发溃疡等表现。一旦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将堵塞肺动脉。
如果血液干净,也就不容易藏污纳垢,血液动力也会正常,保证了血管健康。反之,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加速血管老化。
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缓血管老化,生活中要注意:
杜绝高油、高盐、高糖等“重口味”饮食。
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腻。
多蒸煮,少油炸。
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
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建议规律作息,每晚11点前睡觉。
运动能增强心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还能把血液中的“坏”物质代谢掉。
-
健步走、慢跑、爬山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笑可以释放压力,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同时,心情放松时人的血压也相对稳定。尽可能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情。
养成定期体检的健康观念,关注自身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旦数据有异常,须及时咨询医生,积极干预和治疗,将危险降到最低。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生命时报,版权与荣誉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