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夏天会吃“热”,才是懂得养生的高手

中华特色医药研究院

  出门5分钟,出汗2小时

  炎热的三伏天才刚刚开始

  就有一种要融化掉的感觉

  酷热闷湿的天气里,人们自然想靠寒凉食物来消暑散热,绿豆汤、冰西瓜成为了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你可能不知道,一味“贪凉”会导致寒气入体,累积新疾。其实,三伏天也要适当吃点“热”,保持体内寒热平衡。

  果蔬:葡萄、韭菜

  中医养生讲究“不时不食”,夏季正值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

  




  蔬菜中,南瓜性温健脾,可加强肠胃蠕动;韭菜补肾温阳,可增进食欲。

  食用时应注意控制食量,阳虚体质、脾胃虚寒的人可多食用;但体质湿热、阴虚内热、患有急性结膜炎的人应慎食。

  




  肉类:牛羊肉

  夏天吹空调、喝冷饮容易使体内寒气过重。

  食用羊肉、牛肉等热性肉类可以温阳散寒,补中益气,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古语有言“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足以见羊肉在伏天的效用。但是食用热性肉类时要注重荤素搭配,温凉互补。

  



  如吃涮羊肉火锅时,要多吃些白菜、冬瓜、青菜,以平衡温凉寒热。有牙痛上火发烧感染症状和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热性肉类。

  



  热食:汤面、热粥

  三伏高温闷热,许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乏无力等“苦夏”的症状。

  古语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这时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出一身汗,能够带走体内的大量热气,解暑降温,开胃理气。

  



  可多以热汤面、热粥等热食作为主食,缓解吃过多冷食给身体带来的不适。茶饮中红茶性温,很适合脾虚胃寒的人食用。

  



  调料:生姜、辣椒

  盛夏适当吃点辣也有助散热,早在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就提到,“辛主发散”,即辣味食物有助于将体内的热气消散。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辣味食物能让人体各部位血管扩张,如此一来身体就会散热。对于湿气重的地区来说,夏天吃辣还能给身体“除湿”。

  在烹制菜品时,适当加入葱、蒜、辣椒等温性香辛料,不仅能增香提味,还可以杀菌解毒,调理肠胃。

  



  1、辣椒

  其中富含生物活性物质辣椒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可开胃、消食,还有助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并且能加速癌细胞死亡,而不会损害健康的细胞。

  夏天可以常吃新鲜的辣椒,其中富含维生素C,有助增强免疫力。辣椒最好不要油炸,否则其保健效果会大打折扣。

  



  2、姜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味辛性温,散寒解表,适合体质偏寒的人食用。

  炒菜时加点生姜,可温胃祛寒;与大枣、红糖等搭配可代茶饮,暖身补血,缓解女性经期疼痛;吃海鲜时可佐食姜汁蘸料,能够杀菌驱寒。

  



  3、大蒜

  大蒜素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具有杀菌、降血脂、抗癌等功能。

  大蒜素遇热也会失效,因此尽量生吃大蒜,并且最好捣碎成泥放10~15分钟后再吃,这样更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4、洋葱

  洋葱的辣味成分是有机硫化物,研究表明,有机硫化物具有抗菌、抗癌、抗炎症的作用,同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功效。

  洋葱切开后在空气中放置过久,或者高温加热等烹调方式,都会使有机硫化物含量减少。因此,洋葱最好的吃法是生食或短时间清炒。

  



  5、芥末

  芥末中黑芥子素和白芥子素水解后会生成挥发性的辣味物质———异硫氰酸烯丙酯,这种活性物质有助防癌。

  芥末对鼻子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最好不要单独吃,可放入饺子醋或酱油里食用。

  

还有那些祛寒气的方法呢?


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观念。


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三伏灸



所谓灸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就是用艾绒等药物在人的体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


灸法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虽然天灸疗法简单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也有禁忌。


一是病情禁忌


灸能益阳,也能伤阴,所以对阴虚阳亢及邪热内炽的病人,一般不宜用灸或慎用,如咯血吐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高热神昏、抽风,或极度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之人,均应慎用灸法;


二是部位禁忌


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重要脏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小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刮痧



刮痧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


在疾病的治疗上,刮痧有着活血化瘀、调整内脏阴阳平衡、疏通人体筋络、排除体内毒素、行气活血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对刮痧部位要进行适当的保护,不要受凉。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百惠厘正


南京市中保职业培训学校长期开展中医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刺络、正骨整脊、中医体质减肥、小儿推拿、催乳师、新九针(针灸提升)、中医外治膏药制作班~

提供试听/实用干货/中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