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干预糖尿病高风险
中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主要是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包含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其次是既病防变。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干预的健康观,是传统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疾病诊断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手段,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呈爆炸式增长趋势,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6%,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14亿,温州市糖尿病患者也高达100万。我国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率为50.1%,有将近5亿成年人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温州市也有300多万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糖尿病高风险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状态,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提示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根据最新标准空腹血糖在5.6到6.9mol/L之间,或餐后血糖在7.8到11.0mol/L之间,或糖化血红蛋白在5.7到6.4%之间称为糖尿病高风险状态。
糖尿病高风险状态并不是疾病,但是占成年人群50.1%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仍是庞大后备军,若进行早期的中医“治未病”中药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以回归健康。对于40岁以上超重肥胖、常年不良生活方式、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要定期监测血糖等水平,及早发现血糖变化以及糖尿病的发生,尽早中医“治未病”中药干预治疗。
目前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高度切合,使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性增大。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中医辨证病因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所致,基本致病机理是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虚燥热为标,气阴两虚为本,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采用“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法,应用中草药党参、黄芪、山药、玉米须、黄连、天花粉、葛根等施方施药于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风险状态,中医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干预糖尿病高风险状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整体化调治、早期化干预、个体化用药诊疗思路,并配合颇具特色的按摩、艾灸、针刺、足浴等疗法。
(温州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病门诊刘曙光副主任医师)
刘曙光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专病及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肾、神经、眼、血管病变等;甲状腺专科疾病,如甲状腺结节、桥本氏病、甲亢、甲减、亚甲炎等。致力于糖尿病专病、甲状腺专科疾病研究探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等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诊治有很深造诣。针对老年共病、老年综合症(特别是多重用药调整)具有独特诊治专长。
简介
中华医学会温州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甲状腺病专科副主任医师。
联系我们
地址:南浦路260号(世纪联华对面)
电话:0577-8555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