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喝水服药的学问 !

罗店社区卫生


很多人可能对服药用水、用多少水不以为然,觉得随便找到一种液体把药片咽下去就好,其实不然。正确的服药方式,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也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其中,服药该喝什么水、喝多少,也是正确服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对水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喝水过少,可能造成药效降低或损伤食管;喝水过多,药物可能过度稀释,治疗作用减弱;用茶水冲服,大量的鞣质可能与生物碱、蛋白质、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用矿泉水服药,其中的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也可能对有些药物的疗效有所影响。一般情况下,口服药物应该选用新鲜的温开水,先喝一口水湿润咽部和食管,再服药,同时饮用100毫升~200毫升水比较合适。




需要大量喝水服用的药物





对食管黏膜的损伤比较明显的药物

氯化钾阿司匹林四环素氨茶碱、消炎痛、强的松等,服这些药应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1

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其代谢产物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可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

2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药物也易引起尿中不溶性结晶,所以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

3

盐类泻下药

硫酸镁;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服后会使人大量出汗,服药时多喝点水可补充人体对水的需求,防止体内水、盐代谢紊乱。

4

服用可能产生口干的药品

如阿托品片、山茛菪碱片、颠茄合剂等,吃药时也应多喝水。

5




需要少喝水服用的药物





抗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如达喜、乐得胃、麦滋林颗粒剂等,服药时一般只需少量水送服即可,且服药后半小时不宜喝水。因为这类药物具有独特的大分子层状网络结构,进入胃中会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保护胃黏膜免于胃酸侵蚀。服用这类药物时,如果喝很多水反而会稀释药物,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上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变薄,降低治疗作用。

1

常用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如思密达,其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药物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故每次服药只需50毫升水冲服。

2




服用后不宜喝水的药物





1

止咳类药物

如止咳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这些药物较黏稠,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患处,从而起到消炎、止咳作用,如果喝过多水,会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一般要求服完止咳糖浆5分钟~10分钟不要喝水。

2

口崩片

一种放在舌面30秒内即能自动崩解成无数微粒的新型药物制剂。它崩解速度快、吸收迅速,适合一些特殊病人如老年痴呆症、癫痫病人等和孩子服用。服用口崩片前后一般不需喝水,尤其是经口腔黏膜吸收的急救药品或须迅速起效的药品,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硫酸沙丁胺醇等口崩片在含服后切忌立即喝水,否则会将口腔中的药物冲入胃里,影响疗效。

3

咀嚼片

是指于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片溶化后吞服的片剂,常加入蔗糖、薄荷油等甜味剂及食用香料调整口味。药片经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可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即使在缺水状态下也可以保证按时服药,尤其适合老人、小孩、中风患者、吞服困难及胃肠功能差的患者,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负担。




不宜热水服用的药物





1

助消化类

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失去药效。

2

维生素类

如维生素C,遇热后易氧化分解,而失去药效。

3

活疫苗类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4

含活性菌类

乳酶生为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妈咪爱含有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




不同剂量用水量不同




药物的剂型不同,喝水的量也是不同的。比如胶囊类药物,喝水少了容易粘在食道上,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时应喝足量的水,一般100毫升~300毫升,使药物尽快进入胃内。患有严重心脏病、肾病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服药喝水的量也因人而异,必要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不可随意服用。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