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将至秋意浓,适应节气治风湿

中药新药


编辑:流岚                   

      明日,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秋分。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调节阴阳 适应节气


      秋分处于阴阳均衡的状态,而且寒热也相对均衡,秋分前热而后寒,也就是说秋分是由热转寒的过渡期,也是阴阳变化最明显的节气。此时若人体不能适应这种改变而导致阴阳失衡,则很容易引发疾病。许多慢性病患者,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节气期间阴阳较剧烈的变化,阴阳失衡会比较明显,病情会随之加重。因此,在疾病的防治上,应适当调节人体机能,尽可能使其适应自然界这种阴阳的变化,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若在此时施以调节阴阳的防治方法,使机体能够适应节气的变化,正气充盈,阴平阳秘,就不易因感受外邪而发病,已患病的通过调节阴阳平衡,病情不会加重,还会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好转。


防治痹症


      秋分之后外界阳气渐衰,人体阳气不足,风寒湿之邪易于侵袭人体而发为痹证。痹证现代医学称之为风湿病。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等处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红肿热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此时,顺应秋分节气,根据秋分阴阳平衡的特点,因体内温热余气尚在,若此时通过药物、贴敷、针灸、熏蒸等疗法固护体内阳气,可使体内的阳气由疏泄的趋势转为收敛、封藏。这样一来,既不过分助长阳气,又可避免损耗阴气,从而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既可提高自身正气,又可阻止秋分后的寒凉之气侵袭人体,同时达到预防和治疗痹证的目的。


注意:秋分虽是防治痹证的重要节气,但由于其节气“阳明燥金”的特点,在用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量减少燥性药物的使用。



少食辛味之品


      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玉竹百合猪瘦肉汤制作方法:

      玉竹、百合用清水洗净,稍浸泡;猪瘦肉亦用清水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2500毫升(约8~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猪瘦肉性平,味甘、咸,有填精补五脏的功效。诸物合用,具有滋阴润燥,调和五脏的作用。此量可供2~4人用,猪瘦肉可捞起拌入酱油供佐餐用。


感谢阅读与分享

编自:《秋分——防治痹证的重要节气》王晓梅等、百度百科

他们在阅读:


喜讯!广州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


这些最寻常不过的食物,也能吃出中毒?


名贵中药可不是藏品,中药也有保质期


【声 明】

图文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本平台非商业用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由中药新药微信平台编校发布,请尊重他人劳动,公众号转载请标明“转自中药新药(zyxylc)”!谢绝删除出处直接复制!

欢迎原创投稿!投稿Email:lx@zyxy.com.cn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

中药新药 专业期刊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