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培训员工最常见的5大误区!句句中枪
零售业是人员密集型企业,顾客对企业的了解从店员开始,门店员工的一举一动其实代表着企业的形象。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新员工不断增加,连锁企业无不将员工培训列为工作重点,一些企业对员工培训的培训密度甚至达到了每月有培训、每周有培训,甚至说企业每日都会有不同的培训在进行,也绝不夸张。
然而,密集的培训却经常未能令到新员工素质如预期般迅速提升,有时还反而会令到员工滋生抗拒情绪。尤其是专业及产品的培训,密度高,效果却未见理想。究其原因,培训工作中的一些误区正在阻碍着培训课程产生应有的效果。本文尝试将笔者在工作中常见到的一些工作误区一一分析如下。
培训内容越多越好
不但是培训课程的数量和频率,经常看到的企业培训课件也都是力求大而全的。以"门店销售服务技巧"为例,我曾看到过洋洋洒洒共63个Slide的讲稿,仅从营业员自身的要求就从若干个角度来说明:营业员的角色定位、营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营业员的礼仪要求、营业员的专业知识等等。
内容既杂且多,3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店员能够记住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其实从沟通的角度讲,想要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首要的原则是精练、简洁,突出重点;越是希望在一个课程里把尽可能多的问题讲清楚,店员掌握的内容相反却很可能会越少。
其次,通常同一个问题会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明或阐述的角度或方法,仔细研究每种说法内在的道理都是大致都是相通的,但在一些课件上不同的说法经常同时出现,看似丰富,实际却反而可能令到员工混淆,无所适从。
重理论而操作性不强
仍以"门店销售服务技巧"为例,从"进店顾客的不同型态"、"具体购买动机"、"影响动机的多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在内)、"顾客类型划分,从年龄至性别,从单数到复数,多种理论如同学术研究,但是店员听完回到店里很可能还是不知道怎样做。
而前线员工真正需要知道的其实只是:应不应该与顾客打招呼?何时与顾客接触?推销产品顾客提出反对意见如何应对?何时提出购买要求等操作性更强的培训,这样一回到店内才可立即应用。
在技巧性或经营管理类的培训课程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缺乏员工培训档案,重复培训或有遗漏
在企业里,一些专业或基础课程比较常见的是以统一的"全员"、"店经理"、"药师"的概念来召集受训人员,并没有员工的个人培训档案。
由于经常有新员工进入,这些课程难免会多次重复,这样有些员工可能同样的课程听了若干遍,厌倦而产生抵触情绪,另一些则可能每次都因故缺席,从来没有听过。
培训计划随意而为,未能考虑到员工的发展
一般来讲,大部分企业的新员工入司培训和店长(预备店长)的培训还是比较成系统的,而对员工平时的培训却经常是临时决定,随意而为,主要以企业各阶段性需求为出发点。却极少考虑员工的自身的发展所需。
例如,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掌握基础的规范及技巧以后,应及时给予技巧上的提高培训;成长至一定阶段又应给予经营管理上的培训,为更高的职位做准备;专业知识的培训也同样如此,分级进行。
这样不但可以令到员工及时掌握不同阶段需要的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各种课程分阶段进行,员工掌握度更好,可及时应用,产生的效果自然更好。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令到员工感到在不断成长,感到受重视及关注,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培训的准备和过程随意草率,未能考虑员工感受
由于是自己企业的员工,内部的培训准备和形式通常都较为草率。没有讲义,令到员工听课主要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听;或者讲义字体极小,难以阅读;课后没有考核以加深印象;形式单一枯燥,完全没有准备让员工参与等等,都是仅仅考虑完成培训本身,而没有考虑到员工接受及掌握程度的做法。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开始尝试从员工的角度来思考的时候,可能也就是我们的培训取得显著效果的时候了。
来自零售药店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