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季】阿胶的用药历史,看完不服不行!

鲁北医药

阿胶向来是“秋冬进补”的主力,在传统医药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响当当的,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被称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其药用、滋补保健历史距今已有2600多年,以始产山东省东阿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


制法: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阿胶的用药历史,也是阿胶功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医家临床实践经验逐渐总结积累的过程。

   秦汉:滋阴养血、补虚扶心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载,阿胶“主心腹内崩”,此时阿胶已是临床常用之品,多取其滋阴补血,安胎止血之效。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应用阿胶即达12种之多。据统计,《金匮要略》用阿胶配伍入药的处方占3.2%,许多以阿胶为主药的著名方剂,如:黄连阿胶汤、胶艾汤、炙甘草汤等,现在都已经是传世名方。此外还有如黄土汤、温经汤、猪苓汤、薯玉丸、鳖甲煎丸等,皆配用阿胶均用于滋阴养血、补血,补虚扶心之用。足以证明阿胶临床之广泛应用。


    晋唐:坚筋骨,止下痢

晋唐时期,阿胶的显著疗效和“岁常煮胶以供天府”的影响,对后世将其视为调补馈赠之品起了一定作用。唐《药性论》即云阿胶“主坚筋骨,益气止痢”。《千金·食治》又谓“治大风”。此时,既取其作补益药饵的食治,又常取其止血以治疗出血诸症。妇产科专书《经效产宝》用黄连、石榴皮、当归、阿胶、艾叶,治疗妊娠腹痛,下痢不止。以上可见,晋唐时期阿胶的运用除止血、安胎之外,又增添了坚筋骨,止下痢的功用。

    宋元:疗便秘、止燥咳

宋元年间,出现了我国史上最早的国家医药编纂机构——校正医书局,大量方书的出现,对阿胶的认识更加深入,应用范围亦较前广泛。如《日华子诸家本草》谓阿胶“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此时除继用阿胶治疗多种出血症之外,对于大便秘结、肠风下痢、阴虚燥咳等亦常配伍使用。《圣济总录》中则载有治疗久咳不止的阿胶饮,治疗便血的阿胶芍药汤,治鼻子出血不止的阿胶汤等。《小儿药症直指诀》中阿胶散,又名补肺散、补肺阿胶散,具有养阴补肺、宁嗽之血之功。由此可见,宋元时期阿胶应用较汉唐范围更广,又发展出了治疗大便秘结、阴虚燥咳的功用。

    明代:全面总结


明代的经济繁荣推动了阿胶的发展,阿胶在医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在《本草纲目》中称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全面系统的总结阐述了其效用范围。

    清代:养阴益肾


清朝《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阿胶能“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提出了阿胶益肾的作用。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汉代张仲景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的启示下,根据温热病易于伤阴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阿胶善于添精补肾的作用,又创制了多种治疗轻重不等的虚风之方。如其在《温病条辨》中所载的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即取阿胶滋阴养液的功效。

    现代:美容,抗衰老

近现代以来,人们利用各种科学手段对阿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阿胶含有丰富的骨胶原,水解可得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等。

另外,阿胶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产生,并能提高皮肤细胞自身的SOD的活性,从而起到美白、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



回顾阿胶的历史,我们看到阿胶历史悠久,药用相当广泛,经久不衰,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品,千百年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鲁北大药房每月6号.16号.26号为会员特惠日 !

 每周日省城专家在鲁北大药房连锁七店免费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