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数学启蒙,家庭教室也能搞定

和谐大麻微计生



数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吗?

数学一定要坐在学校的课堂里学吗?

教数学需要使用复杂的教具吗?


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一定”,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所以宝宝们快坐好,家庭数学教室要上课了!

 


比大小——大袜子和小袜子


授课点:衣柜前

◾  家长拿出自己和宝宝的袜子各一只,展示给宝宝看,告诉他:妈妈是大人,穿的是大袜子;宝宝是小孩,穿的是小袜子。这样能给宝宝关于“大和小”的直观印象。


◾  家长再把两大小只袜子叠在一起,让宝宝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比如:把小袜子叠在大袜子上面,可以看到大袜子;把大袜子叠在小袜子上,就看不到小袜子了。然后家长和宝宝一起穿袜子,大袜子和小袜子都要穿。这时宝宝会发现,自己穿小袜子正好,穿大袜子却怪怪的。妈妈穿大袜子正好,却怎么也穿不了小袜子。这两个举动能告诉宝宝,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大小。


◾  最后,家长拿出和已有袜子配对的两只袜子,将四只袜子随意排放,请宝宝根据大小将它们分类,这样可以巩固宝宝关于大小的知识,并教会他初步的归类方法。


比高矮——桌子、沙发和凳子


授课点:客厅

◾  家长先选择三件高矮不同的家具,比如最高的桌子、中等高度的沙发和宝宝用的小凳子。


◾  家长对宝宝说:宝宝最近长得真快,为了看看宝宝究竟有多高,我们来和家具比高矮吧!首先让宝宝让在站在小凳子边上,让宝宝自己比较高度,宝宝会发现小凳子才到自己的腰部。然后让宝宝站在沙发边,宝宝会发现沙发的坐垫刚到自己的下巴。最后让宝宝站到桌子边,这回宝宝发现,桌子居然高过了自己的头。


◾  家长再拿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分别放在桌子、沙发和凳子上,让宝宝去拿。当玩具放在凳子上时,宝宝要弯腰才能拿到。放在沙发上时,宝宝伸手就能拿到。而放在桌子上时,宝宝就够不着了,得家长抱着才能拿到。通过这两轮比较,宝宝能亲身体会高与矮之间的差别。



比容积——大杯子和小杯子


授课点:桌子前

◾  家长拿一个普通大小的塑料杯和一个宝宝用的小塑料杯,再准备两个略大的玻璃杯。


◾  家长先在两个塑料杯里装满水,让宝宝猜那个杯子里水装的多,宝宝通常无法判断装满水的杯子的容积。然后,把塑料杯里的水分别倒入玻璃杯,让宝宝观察两个玻璃杯中水的高度。宝宝会发现,两个玻璃杯中水的高度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同样是装满水的杯子,大塑料杯倒出的水要比小塑料杯倒出的水多。物体的容积这一概念要直接表现出来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助填充物等其他手段展示给宝宝看。


比多少——橘子和苹果


授课点:厨房

◾  看到家长买水果回来,宝宝兴奋地跟着到了厨房。家长从购物袋中拿出2个苹果和5个橘子,苹果放一堆,橘子放一堆,然后问宝宝:苹果的数量多还是橘子的数量多?宝宝看看苹果,又看看橘子,感觉从大小上来说两堆差不多。


◾  然后家长对宝宝说:我们来分水果吧,一个一个分。先分苹果,宝宝一个,家长一个。再分橘子,宝宝一个,家长一个。这时家长停止,让宝宝看看桌上还剩多少苹果和橘子。宝宝会发现,苹果已经分完了,而橘子还有,这说明橘子比苹果多。


◾  家长再把苹果和橘子混在一起,让宝宝按照一个苹果配一个橘子的形式分配。宝宝会发现,分了两对后,还有3个橘子没有苹果配。像这样一一对应,从而比较出两个物品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是理解数字的基础。


比形状——圆饼干和方饼干


授课点:餐桌前

◾  到了吃点心的时间,家长往宝宝的餐盘里放了好几块形状不同的饼干,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圆形的。家长让宝宝别急着吃,先看看这些饼干都有哪些不同。原来,这些饼干有的有角,有的没有角;有的有四个角,有的只有三个角。告诉宝宝,角的数量是区别形状的主要方法。


◾  然后让宝宝拿着饼干去家里寻找相同形状的物体,找到了就能吃掉这个形状的饼干。宝宝举着长方形饼干来到客厅,找到了长方形的电视机;来到厨房,找到了圆形的盘子;来到卧室,找到了正方形的相框。饼干吃完了,形状也记住了!


怎么样,家有幼儿的父母们,家庭数学教室有点意思吧?大家不妨试试看!





来源:浙江省卫生计生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