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的本土药企:国内新药研发企业30家大盘点
一直以来,创新药研发令我国医药企业十分“头疼”,因为这门生意真的不太好做: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意味着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新颖的化学结构和新的治疗用途,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来说是一大挑战;相对于进口药,本土创新药则更富含了一层“国家自豪”的意味。
研发一款新药首先要从实验室发现新的分子或化合物开始,经过动物实验了解其安全性以及毒性反应,了解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再经过首次人体试验,经历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制之后,才可以获得药物监管机构的批准。
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6亿美元。一般需要12到15年的时间才能将一个新药从试验室走入市场。不仅如此,在5000个临床前化合物中大约只有5个化合物可以进入临床试验,而这5个化合物中,只有一个才能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病人,成为真正的药物。
另一边,投资人则“摩拳擦掌”,期待在国内涌现出更多的创新药研发“新秀”。北极光创投以自身发展坦露其对创新药的关注:2011年起关注医疗器械,逐渐加入医疗服务,2013年开始布局高通量测序(NGS)行业,而后在2015年进入创新药投资。幂方资本梁占超也曾表示,在新药研发方向,小分子创新药、生物药这两个细分领域,他一直觉得有非常好的机会。
国家层面则也在大力推进和支持我国创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
三大特征解析创新药企业
截至2017年底,共有55个新药(化药1.1类+生物药1类)获批临床,其中化药26个,生物药29个;纵观历年数据,中国企业获批新药临床批件数目逐年增多,且生物药占比呈逐年提升趋势。
当然,创新药界的网红“恒瑞医药”破2000亿市值也成为医药研发创业公司乃至上市公司眼中的翘楚。在创新药如此受资本和市场“追捧”之际,亿欧盘点了30家国内专注于新药研发的企业,根据成立时间进行排序,以探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就近期拿融资的几家创新药研发企业来说,势头还不赖。仅今年1月,就有例如泽璟制药、开拓药业、复宏汉霖等创新药研发企业拿到融资,而且金额都在亿元以上级别。细究图表,不难发现我国的新药研发企业各具独特之处,但有几点值得注意:
1、“偏科”
在30家新药研发企业中,有约50%的主要研发领域定位在肿瘤药及癌症相关药类。这不难理解,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据国家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癌症报告》,全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中国的癌症病人占全球癌症病人总量的将近40%,2013年世界新发病例约1409万,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占世界的1/4。
而在肿瘤原创药方面,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3月17日出台《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之前,一种新药在欧美等国家上市之后,国内要应用此药物,起码要有5年以上的“延误期”,不仅如此,上市之后的药价也是极易让患者“望而却步”。
这是我国癌症发病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死亡率却高于世界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难免让人联想到,近年一批针对癌症早筛的基因检测企业、针对重症疾病的跨境医疗服务商和第三方体检机构纷纷开花,是为了补齐这块“短板”。
2、长三角成为企业“霸据”热地
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在内的26个城市。以上30家企业中,有20家都位于长三角区,其中苏州最多。为啥是长三角呢?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研发实力国内当属簇拥国内最高学府的北京最强,论医药工业,华南和西南地区优势也略胜一筹。
亿欧查阅资料发现,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就在长三角形成。21世纪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余温,国际资本逐渐向长三角汇聚。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以上海为主轴、江浙纵深腹地为依托的整体性、一体化的医药产业构建。尤其是浙沪宁三地,早些年曾共同设计和规划了长三角医药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整体方案,合力打造“长三角医药经济圈”。
除了长三角外,北京及其以北地区也占据6家。这一区域因其工业发展优势和研发实力优势,在新药研发企业创业的地域选择上,也相对热门。
3、新锐老马占据大半边天
在30家新药研发企业中,有9家企业已经登录IPO和新三板,处于融资A-C轮的企业有13家,这两部分占据超过70%,而处于“中间”阶段的不超过30%。值得注意的是,IPO和新三板企业几乎都较早成立,在近五年创立的企业中,为IPO状态的只有再鼎医药一家。
这与新药研发的特殊性脱不开干系。
业内人士表示,与一般投资项目不同,绝大多数药物研发项目都最终走向“有”和“无”两分结局,要么一举成功,要么颗粒无收。即使早期发现症结,提前结束研发,过去数年时间、人力、资金投入,都一去不复返。
这使得不少药企望而却步,但在去年这种情况也有所好转。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医药领域的深入和年轻企业创新药获批临床进度的不断推进,包括康方生物、德琪医药、盟科医药在内研发驱动型小型药企近年颇受投资机构的青睐,也在加速融资和进入二级市场。
赛道上的小学生,蓝海里的潜力股
行业普遍认为,创新制药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虽然国内创新层次主要处于以仿制为主到仿创结合的阶段,仿制药比例高达96%,但总的来说,国内创新药正由初级阶段的“me-too”类药物正走向更高级的“me-better”。西南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创新药将是未来10-20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中国必将产生数个超千亿美元市值的制药巨头、数十个过千亿人民币市值的各领域龙头企业。
除了近些年涌现的新药研发创企,传统药企也纷纷“砸重金”在创新药研发上,一方面调整研发结构,另一方面和外企进行跨国合作,借力攀登。尽管已有不少企业登录IPO,但其实还都处于“重投入”阶段:贝达药业2017年上半年净利1.37亿,同比下降35.49%;百济神州2016年净亏1.19亿美元;誉衡药业2017上半年净利2.19亿,同比下降38.14%……
但也不用灰心,毕竟,新药研发是场持久战,高投入,也有高回报。英国Wellcome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医药研发投资回报率高达25%。在赛道上抢占了一席之地后,国内以研发驱动的创新药企业仍道阻且长,是否能做好多部门配合以及后期的销售,对于其是一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