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把小病耽误成重病甚至慢性病?扶贫要精准
李克强总理在部署医改工作时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培养基层全科医生,为分级诊疗打好基础。
来源 | 中国西藏网
2018年1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国际蒙医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医师咏梅
摄影:王艺灵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小组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是:“精准扶贫”。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科医生咏梅做了这样的发言。
“越基层、越贴近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是社区和基层的医生,尤其是越贫困的农牧区。”
“我通过相关材料获悉农牧区贫困人口当中将近一半的人是因病致贫的,那么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怎样能够帮助到他们呢?”
咏梅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全科医疗科的蒙古族主任医师,她治疗的患者中不乏农牧民群众。
在咏梅长期从事的医疗工作中,她发现,因求医导致贫困的原因可总结为两个:一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二是由于基层医疗科普不够,病患忽视治疗,延误病情和病期。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把小病耽误成重病甚至慢性病,这将是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的。如果家里丧失了主要劳动力,会导致整个家庭经济收入下降,从而造成三到四个贫困人口。”这就是病患要到更高级别的医院求医的原因,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提高了治病的效率。
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效率?咏梅提了两方面建议: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建设。“一方面建立上下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支持,加强基层医生的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建议可远程医疗会诊方式解决难题和提高临床理论学习,将治疗更加规范化。第三方面,可加大农村牧区的医疗工作者的数量:可以通过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学习提升的机会、晋升机制、工作待遇加大医疗工作者就业比例。”
二是科普宣传很重要。“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指导,对预防慢性病大病方面是有帮助的,我国医疗资源按人口的比例是非常少的,所以门诊时让医生拿出大量时间来面对一个患者是不现实的,此时预防疾病比得了病再去治病更有意义。通过上述手段减少医疗漏洞、治疗对症,对因治疗不当导致贫困情况的改观有帮助。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医护工作者必须要热爱职业。”
咏梅总结结合基层医疗加强精准扶贫的观点时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推荐阅读——
县域行|宁夏彭阳:先试先行医共体,如何做到县乡村“一条心”?
县域行|江西弋阳:“一站式服务”网格化管理,卫计服务有爱有温度
县域行|江苏盐城:65年!从102师医院到地方国营医院的别样“情怀”
县域行|江苏建湖:一座千年古镇的“名医汇”,这家二级医院如此崛起!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说:一半的县医院能做颅脑肿瘤、颈椎手术,你家能做吗?
474.8亿元!支持11万个县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
县域院长谈医改|史家明:“捆绑式”两院改革,一碗水端得平吗?
县域院长谈医改|冯国慧:医生和患者都不是圣人,改革管理制度解决难题
县域院长谈医改|李福同:34年,他如何造就全国首家县级三甲中医
县域院长谈医改|周业庭:公益和挣钱不矛盾!80春秋等闲过,医路前行守初心!
县域院长谈医改|史家明:落实“以药补医”过程中,这个顾虑让院长很牙疼
越县域,越懂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