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上半年成绩优异 仅7家医药企业亏损

鼎臣医药

《新京报》采访史立臣

184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八成药企业绩增长

截至7月23日中午,已有184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149家业绩实现增长,占比高达81%;28家企业净利润超过100%,占15%左右。

2018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为稳健。中银国际发布的《医药生物行业2018年中期策略报告》中预计,2018年全年行业收入利润将逐季趋于平稳。中长期看,仿制创新型企业仍将是行业霸主,但超长期看,纯创新型企业有望加入到争夺霸主的竞争中来。

15%的企业净利润翻倍

在已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的184家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49家企业实现业绩增长,占比超过八成。

从预告净利润上限来看,在已公布具体数据的企业中,91家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占49.46%;有13家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该“榜单”榜首由新和成拿下,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2亿元至21.97亿元,同比增长245%至275%,是其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新和成称,业绩增长主要是公司维生素A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上升所致。

在中期业绩预告中,约15%的企业净利润翻倍,共28家企业净利润变动幅度超过100%。其中,增幅超过1000%以上的有圣济堂、海普瑞、贝瑞基因、博济医药和美年健康5家。其中,以圣济堂的增幅最高。

圣济堂公告显示,预计2018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248%到3917%。上涨原因为,公司在化工市场的主导产品尿素、甲醇市场回暖,产品平均价格同比上期大幅增长,再加上本期产销量同比上期大幅增加,尿素、甲醇毛利润均扭亏为盈。另外,在医药业务方面。圣济堂在预告期间,医药业务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其中中药及保健品类销售同比上期增长较为突出。

除上述5家增幅巨大的企业外,增幅在100%至500%的共有22家,包括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

仅7家医药企业亏损

在184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中,仅有7家亏损。其中,上海莱士等3家为首亏企业,千山药机、国新健康、九安医疗和双成药业等4家为续亏企业。

对于亏损原因,上海莱士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同比增长;上半年,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公司风险投资发生较大损失,2018年1月份-6月份投资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综合上述情况,因证券投资业务影响较大,公司2018年半年度业绩亏损,并超出原预计范围。

7月16日,千山药机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从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7000万元,7月15日到期。因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其到期债务未能偿清,逾期本金为629.34万元。千山药机表示,会因逾期债务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冻结等事项,也可能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这将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开展,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加剧公司面临的资金紧张状况,并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影响。

正是受债务危机及资产受限等影响,千山药机的制药机械、智能包装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下滑,营收下降32.41%;同时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导致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2%至58%。

■ 行业分析

非上市企业不少仍举步维艰

今年医药板块较受市场青睐。中银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医药细分子行业来看,除器械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外,其他板块均有较好表现,尤其医疗服务和生物药板块均有10%以上涨幅,化学药涨幅为6.99%,商业和中药板块受两票制和医保的影响较多,但仍有3%以上涨幅。

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创始人史立臣指出,上市企业在整个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其产品、运营模式等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其表现仍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成绩。目前来看,更多的未上市企业经营仍然十分艰难。“我近期接触了很多企业,盈利能力在降低,产品老化、团队老化、竞争力降低,企业亏本运营。”

近几年来,政府不断优化药品器械创新环境,同时加快中国药械市场与国际接轨,指导文件细则陆续落地,国内新药研发处于历史最好环境。同时,全球不少原研药遭遇“专利悬崖”,专利保护要到期……这些因素促使更多企业加大投入,以提升竞争力。“从整体而言,哈药、东北制药等国企对研发投入的经费仍然不高,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为积极。”史立臣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在医保控费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受限于行业买单者医保基金的增长速度,医药行业难重现医保扩容时代20%以上持续高速增长。从行业层面来看,现在的控费模式已由“一刀切”逐渐过渡到“精细化控费、结构调整”时代。史立臣强调,对整个行业而言,研发是根基,企业必须重视。“应该像罗氏、辉瑞等外资企业一样,聚焦某一类疾病或某一个领域研发产品。原有的粗放式管理已无法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生产、内部运营、营销、市场等方面都需要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