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丨2018年7-8月“城阳身边好人”名单出炉,我院药师刘董当选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2018年7-8月份

“城阳身边好人”名单

(11人)

刘   董  城阳区人民医院药师

袁红卫  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西樱花小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

兰少华  城阳第五中学体育教师

赵希杰  中车四方有限公司职工

袁俊久  城阳公安分局棘洪滩派出所主任科员

李祚栋  惜福镇街道前金社区治安管理办公室主任

邵世雷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南寨社区治安主任

王   菁  青岛艾秀服饰有限公司、青岛阿菁娜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郝立芳  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明远新苑小区居民

邴梅霞  青岛耐博体育用品用品有限公司职工

刘妮妮  城阳区城阳街道圣之爱康复中心主任


刘董

城阳区人民医院药师

 刘董,女,汉族,山东临沂人,1988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城阳区人民医院药师。从踏入工作岗位起,时刻谨记“希波克拉底誓言”,遵从“承精医之道,扬厚德之风”的城医精神,在救死扶伤过程中为患者把好合理用药最后一关。她深知,作为一名药师,自己万分之一的差错,对于患者就是百分百的事故。她每次审核处方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对于特殊患者了解其身体状况,并跟医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工作八年来从未发生药疗差错。荣获“医院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药师,常面对一些特殊的患者,特别是儿童、老人的药品用量、特殊药品的用量,更要跟护士、医生用心沟通。工作中她严谨求实、互帮互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临床、服务患者。对于老人和儿童抗生素的用量、用药频率她更是慎之又慎,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做到个体化合理应用药物。为保障临床用血,让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她从读大学开始就以身作则,每年两次献血。为了让更多患者与病魔死神诀别,为了让更多家庭点燃生命的希望,她动员身边同事及家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

 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她利用休息时间在医院志愿服务。第一次当志愿者时,当带上志愿者的袖带后心理上比较紧张,但在同事的鼓励下很快适应了角色, 克服掉羞涩,积极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以后在对病人服务中能够主动、热情、亲切和蔼,遇到需要帮忙的病人均能热情接待,给病人及家属以准确的解释和真诚的帮助。在态度上她力求体现亲切感、热情感、朴实感、责任感,接待病人时礼貌得体、不亢不卑,态度诚恳,主动使用文明用语。和患者交谈时注意把握深浅和分寸,态度谦虚,语言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更从自己专业去帮助特殊患者,从简单的挂号就医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

 201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入院患者比平常时间增多不少。当时刘董正值怀孕期间,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科室又没有多余人员,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刚怀孕前几个月,反应比较大,有时候在无菌加药室经常感到恶心、想吐,她就抓紧时间去洗手间吐一会,吐完后接着回到工作岗位上。孕妇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也是重点照顾的对象,一日多餐,各种营养全面跟上。但是对于刘董来说,别说是营养,一日三餐都难以按时吃上。静配中心配置药品是分批次和时间段的,上午时间段的批次没配置完成前,是不允许歇息的,在这期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上午十点多钟吃早饭是常有的事。工作中精力要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差错,有时一忙就是几个小时,下班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有时因为实在是太困太累连饭都没吃就睡着了。由于久坐、久站的缘故,刘董怀孕到28周时臀部和腰部非常疼痛,坚持上班就更加辛苦,但她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


袁红卫

城阳村社区西樱花小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

 袁红卫,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66年8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退休职工,现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西樱花小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袁红卫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碰到有人不爱护环境卫生、乱停放电动车等,她总会“仗义执言”,并牵头组建了社区义务劳动群,动员居民中的退休人员共同参与小区环境维护,义务清理小区内和周边道路,下雪时扫雪、下雨时查看排水系统……她常说,“我生长在这里,希望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看到周围的人开心我就跟着开心。对于身边人碰到的困难,对于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不想熟视无睹。虽然我52岁了,早已退休,但我坚信我还能为大家、为社区、为家园做出更多。”抱着一颗赤诚之心,袁红卫一路走来,也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去倾力发挥自己的能量。

“一位退休居民的期望,致父老乡亲们——2018年6月上合峰会在青岛举行,这是面向世界展示我们青岛形象的一个机会。最近城阳马路上到处都在绿化,因为环境是国家的一张脸,环境治理的好,不仅国家有面,老百姓居住都觉得那么的顺心……居民们,行动起来吧,发挥自己的余热,低下头、顺手捡一下垃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是有素质的先行者,让我们村里的居民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提到我是城阳村的一员,都感到脸上有光,让我们因生活在温馨、和谐、美丽、干净、阳光的家园而感到幸福。”2018年3月的一个深夜,袁红卫分外激动的写下了以上话语,仿佛一封“请战书”,宣誓着自己的期望和决心,想要为之奉献一切。终于,袁红卫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网格员。每天头戴遮阳帽,手提工作包,斜跨应急包,配备好网格综治工作的装备,采集居民户基础信息,排查易燃易爆、烟花爆竹及“低慢小”飞行器隐患......不厌其烦、持续不断地开展网格巡查、平安宣传、纠纷化解、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及时了解居民需求,设法予以妥善化解和解决。无论是艳阳高照、炙热难耐,还是刮风下雨、只伞难撑,袁红卫和她的同事们,都会行走在城阳村社区的大街小巷上,一户一户的走访,一项一项的排查。


兰少华

城阳第五中学体育教师

 兰少华,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76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城阳五中体育教师。她爱岗敬业,谦虚进取,事业心和原则性强;她热情大方,关心集体和他人,有团队精神她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积极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在教学中,她不但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知识,努力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注重渗透德育教育,严把教学质量关,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倡导快乐教学法,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主动体验、感受成功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2010年10月开始,兰少华主抓学校花样跳绳,她编排了13分钟的花样跳绳大课间韵律操《绳舞飞扬》。整套操由韵律绳操、韵律步伐、速度跳、二人一绳、长绳八字、3分耐力跳、韵律放松七部分组成,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各个环节,全校师生身心得到了充分锻炼,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使花样跳绳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大课间成为学校的一大亮丽风景线,吸引了全国各地一百多家单位到校参观学习。不惜放弃自己的一些节假日,长年坚持在课余时间开展花样跳绳兴趣小组的训练。她组织训练的花样跳绳队多次受邀参加街道、城阳区及青岛市的各种展演、开幕式,多次参加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跳绳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先后在2012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在2012年5月19日至20日“卓越杯”全国花样跳绳精英赛上,由17人组成的花样跳绳队在团体表演赛中,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2013年8月参加了山东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初中组第五名;2013年、2015年先后两次训练 400人花样跳绳团体操,在城阳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进行精彩展演;2015年1月训练的学校花样跳绳队,参加了青岛市秀王比赛,获得铜奖;2014至2016年,连续三次参加上海国际交互绳大赛,均获得青年组速度、表演双冠军。由于工作出色,2008年2月被评为城阳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先进个人,2013年2月被评为城阳区“区长杯”体育艺术比赛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城阳区“三八红旗手”等等。

 她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采用兴趣教学法,使体育课取得良好效果。在2007年6月参加区组织的公开课比赛中获优秀奖,2010年4月在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2013年出示青岛市开放课。2006和2009先后两年撰写论文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均获国家级一等奖,2012年在中国体卫艺教育刊物上发表《浅议健美操运动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论文。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担任十年综合学科教研组长,其中任班主任六年,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于2011年9月被评为城阳区优秀班主任。


赵希杰

中车四方有限公司职工

 赵希杰,男,汉族,山东青岛人,196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现为中车四方有限公司职工。赵希杰是一名优秀军人、优秀共产党员。他1985年参军入伍,在部队表现优异,得到了组织认可,与1988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员。1989年退伍,在家乡棘洪滩开了一家服装店,他诚信经营,踏实肯干,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家庭美满,生活充实快乐,处处都充满了舒心的阳光。

 赵希杰的哥哥赵希春年轻时因交通事故造成了脑部损伤,后经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落下了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一直没结婚成家,没有后代,后来年事已高,病情加重瘫痪在床。赵希杰看着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哥哥,默默希望哥哥能够好起来。照顾瘫痪的病人是件很费精力的事情,不仅要定时翻身、喂水、喂饭、清理大小便,还要注意病人的情况,以免出现意外。赵希杰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伺候哥哥梳洗,然后将哥哥抱到轮椅上坐会儿,天气好时,就推着哥哥到外面晒晒太阳。

 2011年院后庄社区旧村改造,居民们马上就要搬入规划后的新小区,本来一家人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谁知道变故突然降临,赵希杰与妻子离婚,心情蒙上了阴霾,但是一看到躺在床上的哥哥,他又强打精神继续承担起家庭重担。所有的家庭事务和照顾哥哥的责任都压在赵希杰一人身上,他感到力不从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经营了十多年的服装店,到附近工厂里找了一份工作,以便能更好的照顾哥哥。

 赵希杰的心里最为清楚,做出这个决定,将意味着自己会失去很多的收入。儿子正在上大学,平时开销不小。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赵希杰只能从自己身上俭省。平时,他连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为自己购买,但是他却经常给哥哥买各种营养品和治疗仪器,只希望哥哥的病情能有所好转,生活能更加舒适。


袁俊久

城阳公安分局棘洪滩派出所主任科员

 袁俊久,男,汉族,山东青岛人,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城阳公安分局棘洪滩派出所主任科员。2001年2月,袁俊久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安干警。十八年的从警生涯中,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把满腔的热情无私的奉献给人民群众。因工作突出,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三等功三次。2017年7月,袁俊久同志因工作需要调至棘洪滩派出所任办案民警。他不仅认真对待每一起接处警的案件,对一些群众求助类的事件也是尽心尽责。面对歹徒时,他铁面无私;面对弱势群体时,他倾情相助,真情奉献。他充满爱心、乐善好施,无私帮助他人,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受到辖区人民群众的好评。

 他帮五年未回家的大学生“小杜”在中秋节前一天与家人团聚,并赢得“小杜”家人赠送的大红锦旗;他将辖区无手无脚的残疾人刘小禅作为帮扶对象,常年进行帮扶;他帮失踪十年又失忆的“杨杨”,几经周折、辗转四川和上海警方,最终借助DNA比对成功,让骨肉分离十年的一家人团聚......类似事件,袁俊久同志做了很多,他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事迹被多家网媒平煤及电视台报道。

李祚栋

惜福镇街道前金社区治安管理办公室主任

 李祚栋,男,汉族,青岛城阳人,1975年2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为惜福镇街道前金社区治安管理办公室主任。

 始终坚守岗位,做好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安保工作。惜福镇街道前金社区共有近千户,常驻人口2000多人,新市民有500多人。在保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李祚栋每天加班加点,挨家挨户走访,将整个社区情况重新摸排一遍。他坚持每天早晨6点开始走访,尽量赶在有些居民上班前走访完,晚上7点半后再入户走访,尽量在9点半左右结束,以免影响居民休息。连续五个月来,他连续执勤从未休息,但他从无怨言。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时刻都在居民身边,保护社区安全,社区居民都亲切的称他为“平安栋梁”。

 捡到失忆老人,想方设法安全交给其家人。2018年6月9日下午4点多,李祚栋带领巡逻队员和社区志愿者们巡逻检查时,在北侧村口路边发现一名80多岁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蹲坐在路边,感觉有些异常,遂上前询问,发现老人貌似失忆,双手冻得冰凉,不知道自家在哪,也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很明显老人是走丢了,在外面流浪很久了。李祚栋赶紧将老人带到了社区治安办公室,给老人准备了热水和食品。在跟老人攀谈中,李祚栋发现老人左手腕上有一个黄色手环,仔细查看能依稀辨认出一个模糊的电话号码,经过反复甄别查看,联系到了老人的女婿。老人的家人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了社区治安办公室,将老人领回。

 为民排忧解难,自掏腰包为社区居民支付住院费。李祚栋的手机号对外公开,居民们有事可随时打电话给他,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社区里有一家困难户,丈夫患有哮喘,妻子有精神障碍,孩子还经常不在家。2018年2月的一天,李祚栋突然接到这家丈夫的电话,说自己身体不太好,需要住院,一来担心住院费,又怕自己住院了,妻子没人照顾。得知情况后,李祚栋跟社区主任一商量,两人便自掏腰包给他凑齐了住院费,并把他送到医院治疗,并安排网格员每天定点给其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送饭,轮流照顾。

 热心帮助他人,解除社区新市民的燃眉之急。2018年4月,一名在社区租房住的新市民找到李祚栋,说自己的外套落在室外,回去找时发现衣服已经不在了,里面有存折、银行卡、现金和车钥匙。情急之下,李祚栋赶紧发动网格员们多方走访、打听,后来终于找到下落。原来是被一位老人捡到了,最终将外套归还给了这位新市民。为了感谢社区工作人员,这位新市民还特地送来了锦旗。

邵世雷

惜福镇街道南寨社区治安主任

 邵世雷,男,汉族,青岛城阳人,198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凭,现为惜福镇街道南寨社区治安主任。他曾是一名军人,当兵8年退伍返乡。回到社区后,恰逢社区换届选举,邵世雷当选为社区治安主任。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邵世雷每天加班加点,带领社区民兵巡逻,挨家入户登记、收集信息,对社区400多户居民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心里有数。 

 2018年6月11日早上5点多,他在青龙高速公路百福路与抱虎山路交叉口巡逻时遇见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和一辆垃圾车相撞,面包车的前脸已经“面目全非”。看到面包车上司机受了伤,他的第一反应是过去查看司机的伤情。看到司机一脸难受的表情,走路一瘸一拐的,初步判断可能是脊椎受伤,邵世雷用手机拍下了事故的照片,征得伤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决定先将伤者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开车走到约一半路程时,伤者突然想起带身份证还在家里,邵世雷又立即开车往伤者家方向赶去,拿到身份证后,一路急行,用最短的时间将伤者送到了医院。伤者情况比较严重,邵世雷便跑前跑后地帮他挂号、找大夫,直到将伤者安顿下来,才匆匆赶往巡逻地点。而在此之前,邵世雷刚刚结束24小时的昼夜值班。

 一直以来,社区居民遇到安全问题都会第一时间给邵世雷打电话。2017年3月的一天上午,正在社区忙碌的邵世雷接到社区居民电话,称其家中发现一个入室盗窃的小偷,小偷正在往居委会方向逃窜,邵世雷放下手中的工作,赶紧跑到马路上进行拦截。当时小偷在前面跑,一位年龄稍大的居民在后头追,小偷看见追他的居民跑不动了,自己也慢了下来,邵世雷趁小偷不注意,不动声色地慢慢走到小偷身边,一个擒拿将小偷制服在地,后将小偷移交公安机关。


王菁

青岛艾秀服饰有限公司

青岛阿菁娜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菁,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70年12月出生,本科文凭,2000年,创立了青岛艾秀服饰有限公司和青岛阿菁娜服饰有限公司,以生产中、高档时装、女装为主,18年来公司已茁壮成长为青岛乃至山东少有的以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女装知名企业。

 爱的萌芽。王菁的善心行动始于二十年前,那时她正值创业初期,孩子才几岁,她们一家三口到莱西乡下体验生活,恰巧碰到一个贫困孩子没钱上学,看到比自己孩子大不了几岁的儿童家里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承担不起,王菁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后与丈夫商量决定资助这名儿童上学,让孩子的童年没有遗憾,享受到同龄孩子应该得到的教育,也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成才。得到丈夫赞同和支持。

 爱的航程。自决定资助困难学生起,无论创业如何艰难,公司发展如何坎坷,都没有改变她的初心,始终坚持资助这个孩子。“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是王菁的座右铭。在资助这名孩子的过程中她渐渐感到,个人的能力有限不能帮助更多的人,她就发动身边更多的亲朋好友、爱心人士以及企业员工参与到这份爱心传递队伍中来。2014年公司缝纫车工矫香珍不慎摔伤,王菁带领公司所有员工给这名员工捐助1万多元,并组织公司管理层人员多次前往医院探望。在王菁的带领下,公司员工不仅相互关心,而且家属有困难也都慷慨解囊。员工牛盈盈的父亲做手术、金顺英的丈夫生病等,王菁每次都组织大家捐款捐物,“一家有难全公司支援”,这种爱心行动已成为公司的时尚,成为公司员工的自觉行为。2017年,王菁组织了艾秀、阿菁娜公司进行第一次义卖周活动,所得款项共计1万余元全部捐赠给了春雷女童。

 爱的延续。2017第一届义卖周的圆满成功,鼓舞了王菁将爱心活动延续下去的信心,看到身边更多的员工、亲朋好友、爱心人士被自己感染,人人献出一份爱心,身边处处有爱,她决定将义卖周作为艾秀公司、阿菁娜公司的一种文化继续传承延续,每年举行一次,拿出公司部分服装大力支持这种善行义举。爱的火种在王菁心中燃烧,她对爱心事业从不言放弃,她会始终不渝将这种大爱延续下去。


郝立芳

棘洪滩街道明远新苑小区居民

 郝立芳,女,汉族,青岛城阳人,1946年2月出生,现为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明远新苑小区居民、棘洪滩夕阳红舞蹈队队员。她虽然已70多岁,但她精神矍铄、热情洋溢、舞姿优美,爱好文艺喜欢跳舞,热心服务于夕阳红舞蹈队。白天她带领老人们辛勤排练各种舞蹈、模特表演等节目,晚上带领姐妹们在街道广场跳舞,还自己掏钱购买音响设施,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丰富了社区及街道的文化生活。每逢社区三八妇女节、九月九重阳节等节日活动,她们总是能给社区居民送上丰富的文艺节目。今年棘洪滩村社区和三利集团艺术团联合庆祝社区第三届邻里节,她和夕阳红的姐妹们的表演得到了街道及社区领导、居民的喝彩。

 平时,郝立芳对自己老伴细心照顾,操持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儿女也都事业有成,家庭和谐幸福。在小区她是一个热心人,她常说 “身为老年,心要年轻,帮助他人就是方便自己。”她团结邻里,把小区的琐碎小事当作自己的事,热心担当楼组长,为居民服务,积极传达居委会相关工作精神。不管什么工作,即使再复杂,她也愿意倾尽自己的所有去为居民们排忧解难。一次,有位妇女打电话反应了两件事:一是她们楼道的感应灯坏了,二是建议小区设立快递邮件自取处。放下电话后,郝立芳立即联系小区物业去楼道查看,并立即更换了感应灯亮。不久,小区物业也投入资金购买安置了邮件自取橱,方便了小区居民生活。她还组织邻里开展楼组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各楼道协助物业负责清扫楼道垃圾,清除防盗门楼道墙壁上的小广告,确保了楼道卫生整洁。 

 郝立芳乐于助人,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热心相助,小区曾有一个外来务工家庭,初来本地面临找工作难、孩子上学难等问题,郝立芳热心帮助她们进行咨询,并找人帮忙在开学前一天把孩子安排在离家最近的锦绣小学就读,孩子的母亲也在明远小区找了一份物业清洁工作。在青岛上合峰会前期,她带领夕阳红姐妹们踊跃参加外来人员信息排查工作,督查安全隐患,参加巡逻队,为青岛上合峰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邴梅霞

青岛耐博体育用品用品有限公司职工

 邴梅霞,女,汉族,青岛城阳人,1972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是惜福镇街道演礼社区一名普通的妇女,青岛耐博体育用品用品有限公司职工。在她身上却展示了中国传统女性坚韧孝顺的品质。

  2007年邴梅霞的公公因病去世,原本失去父母双亲由公公照料的侄子和侄女谁来照顾成了摆在邴梅霞和丈夫面前最大的难题。身边的朋友劝邴梅霞:“你要想清楚,这跟给人家当后娘没有区别,你还有自己的孩子,这一碗水端不平俩孩子会领你的恩吗?突然间在一起生活,你们会适应吗?”朋友们苦口婆心的劝告,邴梅霞心里明白.原本就是普通工薪阶层的三口之家,养一个孩子已经是勉强度日,若养三个孩子,以后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但是看着丈夫每晚睡不着觉,蹲在门口一根一根的抽烟,邴梅霞知道作为“三爸”的他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丈夫的两难处境,邴梅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主动跟丈夫进行沟通,告诉丈夫自己要照顾这两个失去父母的孩子“骨肉连着筋,这毕竟是你亲侄儿,娃的爸妈走了,现在可不就剩咱俩了,咱要是不管,让俩娃可怎么活。”就这样,一个特殊的五口之家就诞生了:邴梅霞、邴梅霞的丈夫、18岁的侄女、14岁的侄子,还有9岁的儿子。

 经营一个有三个孩子的五口之家,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三个孩子里侄女学习最好,但也最让邴梅霞费心。18岁正是花季,侄女也像同龄人一样,逆反、张扬。追忆往事,邴梅霞感触深刻:“一个女孩子我最害怕的就是她会学坏,我性子急,没办法就时刻叮嘱、唠叨她。可是在叛逆期的侄女哪能接受我那么多的大道理,于是漫无休止的争吵就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她不理解我,我也看不懂她,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且争吵过程中,侄女偶尔也会说出两句让人心寒的话,我知道她是无意的,但是有时候心里还是挺不是滋味。一段时间后,我觉得长久的争吵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这帮90后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沟通,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和侄女的相处方式,我要和她成为朋友、成为知己,于是学历不高的我开始学着看书,做足了功课卯足了劲,不久之后,我和侄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沟通。就是这样一次将心比心的谈话,感动了我们俩,让我与侄女的关系从此破冰。当她抱着我说父母去世后她的心酸和痛苦,我和侄女一起哭了,望着孩子脸颊流下的豆大的的泪珠,更坚定了我要做她的好妈妈的决心,这也让我明白只有爱才是打开孩子心房的钥匙。”。

 要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夫妻关系。邴梅霞和丈夫携手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二十多年里她与丈夫相处的诀窍就是,彼此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好事多谦让,困难共分担,大事多磋商,在家里出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彼此给予理解和支持。当时儿子想去当兵,她和丈夫的意见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邴梅霞支持儿子的选择,丈夫却秉持“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不舍得让儿子出去吃苦。对此,邴梅霞心中明白,无论怎么样的分歧,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家好、孩子健康成长。后来经过与儿子共同商议,决定让儿子去部队锻炼,退伍之后再返乡。

 邴梅霞夫妻与邻里相处融洽,从未与邻居吵过架、红过脸。她待人真诚、热情,街坊邻居谁家有事,只要能用得着、帮得上,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有很多远来的宾客要接待,邴梅霞夫妇就主动上门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切蒜、洗碗摘菜,忙的不亦乐乎,像给自家办事一样真诚、实在,从不图任何回报。


刘妮妮

城阳街道圣之爱康复中心主任

 刘妮妮,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86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城阳区城阳街道圣之爱康复中心一名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的老师。刘妮妮于2008年大学毕后来到青岛市城阳区圣之爱康复中心,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她最初接触到自闭症这个群体是在大学的志愿者活动中,那时她才发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来自星星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刘妮妮放弃了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与“星儿”们在一起。当她把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时,才发现面对这群特殊儿童,就像进入了一个陌生世界。在这里,眼神不再传递思想,言语得不到回应。他们是一群有缺憾的孩子,大多数没有自理能力。他们从不主动与人做语言的交流、目光的沟通,哪怕是对他们的父母。

 为了能尽快融入他们的世界,在同事的帮助下,刘妮妮慢慢地尝试着与几个程度轻一点的孩子接触。为了不刺激他们,她小心的一点点靠近孩子们,慢慢用自认为最甜美的笑容迎向他们躲藏的目光,用最温柔的声音去鼓励他们说话。当然她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无动于衷。而刘妮妮不气馁、不放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地学习、尝试。工作没有起色,她心里着急,吃不好睡不好。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2010年冬天,一个五岁的孩子在上课时做出自残行为,为了制止他,刘妮妮挡在他身前。谁知,这孩子竟突然一脚揣在刘老师的肚子上,痛得她晕了过去。后来才知道,当时她己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长期的劳累加上突然的惊吓导致了流产,她的第一个孩子没了。对此,刘妮妮几乎精神崩溃。

 出院后刘妮妮身体一直不好,单位特意给她放了长假让她好好休息,可她却放不下班里的孩子们,每当想起这些可怜、可爱的孩子以及他们憔悴的父母,她就会坐立不安。当时她想,有很多家长都是因为感到走投无路,才把孩子送来康复中心的,他们把老师当成救命稻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如果放弃,就等于断绝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看到他们期许的目光,刘妮妮决定咬牙坚持下来,在家休养三天就投入工作。

 这份工作让她充满了向上的激情,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外,面对自闭症儿童强烈的抵触心理,刘妮妮觉得他们不是冷漠,只是不了解这些孩子。为了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多给自闭症儿童一些理解和关爱,她积极联系周边的小学、中学、大学以及一些社会团体,去给他们介绍自闭症儿童的现状,讲她跟孩子们的故事,并将她跟孩子们交流的过程拍成视频给他们观看。人心都是善良、柔软的,经过她锲而不舍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星儿”,不再冷眼以对。当她陪孩子们坐公交车时,人们不再躲得远远的,开始有人给他们让座。有的人听了她的介绍还专门到康复中心来看望孩子们。

 几年下来,刘妮妮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康复中心除了自闭症儿童外,还有一些未成年犯罪儿童,于是她开始尝试着用心理学知识去帮助这些小小年纪就走向法律边缘的孩子,定期为他们做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看到他们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重新树立起对社会的信心,刘妮妮心里特别满足。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