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到底赚不赚钱?为什么是它率先独立上市……

21世纪药店

关于医药电商到底赚不赚钱、如何盈利一直是大家探讨的话题。


9月初,互联网医药健康企业111集团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成功登陆国外资本市场的第一股。据悉,除111集团外,还有健客网也在筹划上市相关事宜。


我们都知道,医药电商受政策环境影响很大,虽然新近颁布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在监管上开了“口子”,但仍然没有放开监管的红线,比如网售处方药等,电商风口依然需要等待。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和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医药电商需要寻找新的“能量”来实现增长或转型升级,而111集团的上市或许再次向市场展示了医药电商的美好前景。


111集团创始人于刚在纳斯达克交易所致辞时表示:“上市不是目标,只是一个里程碑,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高效、更多资源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如果说医药电商之前的“蓄能”只是赛前热身,那么当站在政策与资本的风口下,谁能够在技术、运营、营销等打法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内外发力,打造新的医药电商模式,谁就能够更好地用这个模式引领行业,甚至改变行业。


为什么是111集团?



从2017年开始,由于监管政策、市场需求等客观环境的迭代更新,医药电商迎来行业发展的小低潮。据《2017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医药电商销售规模虽不断上涨,但增长趋势已经有所减缓,尤其在药品销售方面,增幅从2011年、2012年的超过300%,下降到2016年的50%。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药品零售市场的销售增速下滑,企业成功融资案例也有所下降,这说明投融资企业对医药电商的态度也从普遍乐观变为谨慎看好。


不过,111集团的上市,又重燃了行业的希望。经历漫长的启动和成长期后,111集团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型,开始面向资本市场。相关资料显示,成立于2010年的111集团在过往8年时间里,搭建了云端解决方案、智能供应链、大数据和医疗专业能力四大能力,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药健康生态圈。目前旗下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B2B医药平台“1药城”和互联网医院“1诊”。


作为首先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医药电商企业,111集团与其他同行如七乐康、康爱多、健客、可得网、康复之家、泉源堂等对手相比,无疑在新模式平台的打造和国外市场“资源”方面占有抢先优势。111集团在运营早期通过B2C平台累积了庞大的会员数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闭环式的医药行业生态服务系统,抢先形成包含B2C、B2B及互联网诊疗等诸多服务环节在内的一条龙式医药结合运营模式,为资本市场所广泛认可。


要登陆国外资本市场,还必须熟悉国外市场的融资规则与需求。于刚与111集团的另一位创始人刘峻岭有着丰富的全球性企业工作经历,曾分别在亚马逊、戴尔等全球性企业工作,并担任过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戴尔中国区总裁等重要职务,熟悉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要求,且积累了丰富的融资渠道与管理经验,这些都为111集团赴美上市提供了不少便利。


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从2005年拿到第一张C证牌照,医药电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3年。2005年到2012年,医药电商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在积蓄能量。2012年天猫医药进来后,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量——流量。到了2014年和2015年,融资大行其道,10个企业中大概只有2个企业没有融资。这之后受政策影响,医药电商开始在“风雨”中前行。


111集团的上市,被行业誉为另一个阶段的新开始。众所周知,医药电商目前还在探索与市场抢占阶段,大量的运营资金是支撑医药电商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当国内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投融资渠道变得更为谨慎的环境下,国外募资无疑成为医药电商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有效路径。


于刚在纳斯达克交易所致辞时就直言表示,上市“可以帮助111集团更快、更高效、更多资源地去实现它们的目标。”在上市这条“路径”上,从来不缺“玩家”。广东健客CEO谢方敏表示,作为医药电商领域的探索企业,健客网目前也在赴美上市的征途上,并预言未来一两年健客网也将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


然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医药电商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站在政策与资本风口的同时,在技术、运营、营销等打法上进行各自的探索与创新,内外发力。


记者在采访众多电商企业高管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从业者均认为,随着监管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历经十多年时间洗礼的医药电商已经逐渐褪去创新性与颠覆性,要使电商企业实现华丽转型,唯有添加新的商业逻辑与市场价值,赋予医药电商新的运营模式,从而突破发展瓶颈。其中,向医药新零售方向进军,包括从熟悉的医药向医疗方向延伸、从线上向线下延伸,及向零批一体化方向探索,成为众多电商企业的共同尝试。


根据招股书,111集团旗下的B2C医药平台1药网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进行药品及保健品在线销售,这一业务支撑了111集团的主要收入,2018年上半年创收4.06亿元,占总收入的55.6%。从数据来看,111集团的B2C业务和B2B业务规模都在增长,互联网医院也迎来了政策“春风”。卫健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允许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允许药师在线审核处方、配送药品。


不过,即便业务点的营收在增长,111集团实际已经亏损多年。招股书数据显示,111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7.309亿元,净亏损1.295亿元。2016年,111集团开始从纯B2C业务向新零售平台转型,通过利用集团的智能供应链和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整合公司的在线零售药房和线下药房网络。有类似选择的还包括健客网、好药师、康爱多、七乐康等同行。如七乐康在2016年5月与广州荔湾区中心医院合作共建七乐康互联网医院后,近日又推出石榴云医,加码互联网诊疗探索;健客网在2017年也公开互联网医院项目,并先后与广州、海口、重庆等地收购社区医院,重点布局互联网医院和移动医疗领域,以实现健客网“智慧健康”服务的全面升级。


加快布局是首要任务


成功上市之前,111集团已经完成5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5亿元。加快完善布局,加速规模的扩张是企业上市后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奔跑和内外发力,才能迈过盈利门槛,赢得投资者的青睐。111集团表示,此次募资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用于研发,投资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二是用于营销以继续扩大客户群;三是用于满足战略收购投资、营运资金需求等一般企业目的。


111集团没有自己的物流渠道,也没有自己的支付途径,但供应链、流量、技术、渠道和管理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新零售模式的逐步完善,行业长期为外界诟病的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也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2015~2016年,电商领域普遍被业界诟病为缺乏盈利模式。为了实现突围,部分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开始与上游工业紧密结合,通过优化上游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强化电商企业的运营与推广优势。七乐康与步长药业的合作、康恩贝高价收购可得网股份、仁和药业收购药房网等,均出现在这一阶段。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当时预判:“未来医药电商必须与上游工业深度融合,短时间内才有盈利的可能。”


结果也证实了医药电商企业阶段性选择的正确性,据2017年太安堂、九州通、康恩贝、仁和药业等上市企业所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康爱多、好药师、可得网、仁和药房网、泉源堂等少数企业在优化供应链后,开始获得盈利。显然,借助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强化电商企业的运营与推广效率,成为当时电商企业的盈利模式之一。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出现,转型企业在模式扩张的基础上,拥有了更多销售收入来源,优化供应链不再是支撑电商企业急速扩张的唯一选择,以新零售为核心的复合型运营模式或许更具竞争力,甚至有可能扭亏为盈。



真正的比赛才刚刚开始



从医药电商刚刚起步,到2016年行业的创新转型,不少人把这一阶段称为医药电商的上半场。随着近两年来品牌企业运营规模的逐步扩大,行业更是预判电商竞争的下半场即将开始。


但在康爱多创始人、电商资深从业者王燕雄看来,医药领域电商渠道的真正竞争,有可能随着政策的改变,以及有实力企业逐步构建新零售模式,并获得大量发展资金后,从而真正拉开帷幕,之前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只能算是行业的热身阶段。


的确,在医药电商监管政策与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尚未正式发布之前,各企业都在摸着“石头”寻找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的进一步明朗,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加强日常监管、与实体医院合作探索互联网诊疗,已经逐步成为全行业共识,电商领域新的监管法案也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出台。届时,随着标准的明确与提升,行业的运营成本必然将大幅上扬。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融资机构的愈加谨慎,又有可能使中小型电商企业较难获得发展资金,在部分医药电商企业已经初步实现新零售转型、获得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注入、融资渠道收缩等多重压力下,电商领域现存者的生存空间与后来者的进入将有可能受到大量挤压,进而引发行业洗牌。


在新零售模式的推动下,行业倡导医药互通、上下融合、零批一体等的经营模式,拥有资本支持的电商企业必将继续快鱼吃慢鱼,实现强者恒强,行业弯道超车难度大幅增加。对于中小规模电商企业与新进入者而言,如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以垂直市场、小众品类为突破口,打开企业的发展空间,避免被政策与市场所淘汰,是他们当下需要思考的最重要问题。